廣西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的經驗探索

  [摘要]廣西各級地市縣行政事業單位正在建立的“會計核算中心”正是集中核算制的典型模式,具體操作程式可概括為四個字:設、統、集、建。廣西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會計委派工作發展不平衡,委派會計職責不明,配套措施滯後,監督難以完全到位。對廣西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的建議:把握好會計核算中心的定位,被核算各單位切實克服本位主義思想,及時進行舊體制、舊制度的廢除,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將會計核算中心與政府採購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鍵字]廣西;集中核算制;會計核算中心;委派制 

廣西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00年12月轉發了自治區財政廳、監察廳聯合制定的《關於認真開展會計委派試點工作的意見》。從此,廣西的試點工作由自發階段步入有序、快速發展階段,截止2001年10月底,有7個縣市、123個鄉鎮成立會計核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納入中心的單位達1537戶,集中到中心的會計人員達508人,會計核算中心的運行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集中核算制是指由財政部門對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及鄉鎮集體企業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單位委派會計負責人、會計、出納、財務總監或財政稽查員。比如上海、四川、廣東、遼寧等省市的某些地(市),委派下去實際上只是一種虛派,只發委派證書或收回會計人員工資,其編制人事關係留在受派單位,這樣導致受派會計不安心工作,也不利於財政部門監督,也就起不到委派應有的效果。而集中上來的基本運作方式為:在財政部門設立會計核算中心,由中心對各預算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集中管理、統一賬戶、分開核算”和會計檔案保管。目前,廣西各級地市縣行政事業單位正在建立的“會計核算中心”正是集中核算制的典型模式。 

一、廣西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的程式 

廣西推行會計核算制的具體操作程式可概括為四個字:設、統、集、建。 

“設”:對於納入會計集中核算制的各單位不再設立會計機構和配備會計人員,只需一名兼職報賬到核算中心報賬,具體核算由核算中心負責。取消所屬單位的銀行存款賬戶,核算中心要在銀行統一開設一個基本賬戶,統管單位的存款餘額全部轉入核算中心為其開設的內部賬號,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統”:納入會計集中核算的各單位與會計中心簽訂委託書,確定委派、受託關係。同時,統一賬戶管理。所屬單位的所有收入統一到核算中心,各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的撥款及外單位劃入的資金由銀行自動記入核算中心賬戶,各單位預算外資金均先繳入中心賬戶,再由中心賬戶劃解到財政集中專戶,使用時由財政集中專戶按規定返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集”:就是集中辦理資金結算,會計核算和會計檔案保管等業務,各單位的現金轉賬等資金結算,經費的撥入撥出等由單位指定人員到核算中心辦理,單位經費支出和其他支出從基本賬戶核付。成立中心日以前的會計檔案由各單位自行保管,成立核算中心日後的會計檔案由中心統一保管。 

“建”:就是建立嚴格的支出審批、憑證審核、現金管理、內部崗位責任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規範會計核算工作。但是成立會計核算中心以後,仍保持“三個不變”,即一是預算管理體制不變,年度經費預算仍由各預算單位編報;二是單位的理財機制不變,也就是資金的使用權和審批權仍在各單位;三是會計主體的法律責任不變,單位的各項收支仍由單位審批並承擔相應的會計法律責任。 

二、廣西推行會計集中核算製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降低政府運行成本,轉變政府工作作風 

成立中心以前,廣西各地鄉鎮裡的“七站八所”無論有多少工作人員,均要指定一名同志兼出納一名同志兼會計,有些站(所)才一兩個人,自然就有人身兼數職,工作壓力非常大。尤其是會計人員,由於近些年來財經知識更新較快,每年財政部門都組織培訓,進行後續教育,不管站(所)里有沒有經費都要參加,否則不予通過年檢。鄉鎮幾十個部門,上百人集中到縣裡培訓三五天,自然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如今,鄉鎮裡的中心只需十個八個同志負責就夠了。原來的會計人員從壓力中解脫出來了,領導也好協調其他任務,每年還能省一些培訓經費用來開展工作。如防城區財政局以往在工資發放上每年要投入大量精力,至2001年2月底,仍欠發工資、保留補貼等歷年總計4916萬元。在2001年3月1日,該區對縣直43個行政、事業單位試行集中核算後,不合理的撥款就大量減少,加上各單位應繳財政的資金通過“中心”直接劃轉,做到了及時、足額入庫,財政可調度的資金明顯增多,收支矛盾逐步緩解,2001年底該區不僅基本做到工資按月發放,而且還補發了2000年底前積欠的兩個月工資,此舉得到了人民民眾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