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2006年參加會計職稱中級考試朋友的建議

偶就自己參加中級職稱考試及cpa考試的經歷給想參加明年職稱考試的朋友們談自己的看法 
偶是04年報名參加05年的中級職稱3門課程考試的並於05年當年全科通過,05年報了3科cpa的課程,成績現在沒出來,心中無底。現就自已在考試及學習過程中的體會向準備參加06年中級職稱考試的朋友們談自己的看法: 
一關於中級會計實務,通讀教材這是必然的,但是對於其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更應該花大力氣把握,只有掌握了這些重點和難點知識點自己在考試時也才能底氣足,也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下面是我自己就該門課程在中級職稱考試及cpa考試中覺得的重點和難點給大家提個醒,當然這僅是自己的體會: 
1、現金流量表,我想這也應該是會計這門課程中難度較大的知識點了,在學這個知識點時自己首先一定要一個概念,那就是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基礎是收付實現制,而非我們常用的權責發生制,編制現金流量表時一定要將年初至編制日止的所有業務按收付實現制進行確認;其次對於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要區分清楚,對每類現金流量下的具體項目應該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對該知識點的學習首先要弄懂書上的概念,其次得選擇一些相關的綜合題進行練習和體會 
2、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時的核算,對於這個知識點首先得有一個總體性的思路,即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時首先得對原按成本法核算的投資改按權益法進行追溯調整,然後對於調整後屬於“損益調整”及“股權投資準備”明細科目的金額應一併結轉至“投資成本”明細科目。該知識點的難點是對於成本法進行追溯調整時各明細科目金額的確定,05年中級職稱及cpa該科目的考試中,均涉及到這個知識點且都是綜合題,而對於該知識點在學習時掌握得也不夠,所以在兩次考試時在同一個地方跌到了兩次,痛定思痛,考完cpa後該門課程回家後,我對該知識點進行了認真的總結,現將自己就該知識點各明細科目的金額的具體算法記錄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誰的方法比我的更好,也請說出來讓大家學習學習 
投資成本的金額=現股權投資的帳面價值-初次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 
初次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初次投資時的投資成本-初次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的份額; 
股權投資的金額=初次投資時產生的借方股權投資差額-初次投資至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攤銷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 
損益調整的金額=初次投資至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核算時被投資企業累計實現的淨利潤*持股比例-成本法核算時已確認的投資收益; 
股權投資準備的金額=初次投資至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核算時被投資企業因接受捐贈等原因累計增加的資本公積金額*持股比例; 
累計損益影響金額=損益調整明細科目的金額-遞延稅款貸方金額+遞延稅款借方金額-股權投資差額借方攤銷金額 
3、固定資產涉及減值準備計提後有關重新使用成本與可收回金額孰低方法的比較基礎問題,在比較時一定不要將比較基礎搞錯了,首先得將不考慮減值準備時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後應有的淨值與市價進行比較,將這兩者中的較低者再與固定的現有帳面價值(即按提取了減值準備後再提取折舊的帳面價值)相比較,確定是轉回減值準備還是補提減值準備。我今年的cpa該門課程考試中涉及此知識點的考試就因比較基礎弄錯了,而痛失寶貴的分數,但願朋友們在今後的考試中別犯我同樣的錯誤 
 二、關於中級財管,主要應弄懂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概念,只這兩個概念搞清楚了,財管也就弄懂了大半,再就是在整個財管的學習過程中都應樹立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兩個概念。其次就是要多做練習題,田明老師的網上習題不借,可以借鑑。 
 三、關於經濟法,只能是背了,其他沒什麼竅門可言,要有就是最好選在臨考前1個半月內突擊進行背書,俗話說的好熱炒熱賣。再有就是看一些綜合練習題學習學習答題的思路。 
 以上拙見僅是我自己個人的一些體會和看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