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會否讓利潤操縱捲土重來?

仿佛是為了印證財政部副部長日前發出的警告,“防止少數公司利用新老會計準則體系轉換之機人為調控損益”的話聲剛落,中國證監會也正好對進入中國上市公司之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排頭兵的德勤進行處罰聽證,與此同時,由30名知名中國律師組成的律師團發表了討伐德勤的公開宣言。
新老準則體系的轉換提供了人為調控損益的機會,這是不難理解的。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如果這則規定能夠將上市公司今後操縱資產減值準備這一利潤調節的手段牢牢封死,那么,不排除一些公司會趕在新準則正式實施之前,利用發布2005年年報或2006年年報的機會,將以往提取的減值準備沖回調節利潤。
如果只此一回,成本倒也不高。但這並不是“最後的晚餐”。作為新會計準則亮點的“公允價值”,其實早在1998年就已出現於“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等具體會計準則中,實際運行中曾經出現很多上市公司濫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的情況,因而在2001年修訂的準則中曾被取消。
這一次的新準則體系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等方面均又廣泛採用了“公允價值”。“前度劉郎”今又來,利潤操縱會不會捲土重來?
所謂“公允價值”,其實質無非就是基於主觀判斷的定性因素大於具有量化標準的定量因素。正由於這個原因,“公允價值”本身公允不公允其實很難說得清楚,它被引入會計準則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倒退,同樣很難加以論定。即使在最早提出會計準則的美國,近年來也不斷由於公允價值的濫用而發生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重大財務醜聞。在歐洲、香港等會計和法律制度據稱相當完善的國家和地區都不難找到同類的證明。對於尚處在轉軌時期的我國來說,在法律規範和道德規範跟不上的條件下,會計信息沒有不可鑽的空子,沒有打不得的擦邊球,也就更加不奇怪了。
中國證監會曾經有意引進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補充審計”,抑制夥同上市公司弄虛作假的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其對病症的診斷雖然未必搞錯,但所開的藥方卻錯了十萬八千里,這一動議最後只好不了了之。事實上,不是沒有境內上市公司做過類似嘗試,結果非但沒有真正體現國際準則的公允嚴謹原則,反而增加了操縱利潤的調節手段。
中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不規範,核心問題顯然並不在於會計準則同國際準則有多大的差距。
13年來,以《企業會計準則》發布為標誌,中國會計制度雖然在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方面開始逐步與國際接軌,但由於無法形成完整體系,不僅存在行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及企業會計準則這三套不同的會計標準所帶來的境內會計標準的差異,而且對於涉及外資或境外上市的企業來說,還存在境內外會計標準的差異,不難各取所需,也因此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極大弊端。經過這次“形式重於實質”的整容定型,新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已經大同小異,但為什麼還是無法避免老問題的騷擾呢?
其實,正像以往會計規則的每次修訂一樣,儘管其本意都是為了規範,但是,實際上的每一次改變都為新的不規範提供了機會和手段。這次新會計準則生效的時間,恰好在股改進度基本完成的次年。剛剛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有幸承擔了為新會計準則率先示範的光榮任務。如果說股改本身未必能給上市公司帶來除流通性之外的其他重大變化的話,那么,新會計準則也許不難提供這樣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