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去年盤活11萬畝存量地核減不合理用地3萬畝

日前記者從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獲悉,2006年全省通過嚴格土地管理,開展“城中村”、舊城舊村改造,企業存量土地挖潛改造等整治工作,節約集約用地取得明顯成效。去年一年,全省共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1萬畝,核減各類不合理用地3萬畝。 
省國土資源廳堅決貫徹中央有關部署與要求,從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出發,堅持嚴格土地管理,大力推動土地利用方式轉變,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既有效供給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土地,又節約了大量耕地資源。
全省以嚴格土地供應為切入點,以加強利用管理為抓手,完善了規範土地供應機制、土地市場機制,健全了監督監察機制,從源頭上遏制了浪費土地行為的發生。同時,還進一步建立完善了獎懲激勵機制,培養社會各界主動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識,通過典型示範引路、以點帶面,促進了節約集約用地工作在全省範圍內深入開展。
全省以“三個集中”、“三個優先”為突破口,開展了“城中村”、舊城舊村改造,工業園區科學合理集中緊湊布局,企業存量土地挖潛改造,塌陷廢棄地整治等方面的工作,迅速在全省範圍內形成了節約集約用地的良好氛圍。各地強化園區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地適宜地結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調整,積極引導項目向國家和省批准的園區集中,實現了產業集聚,提高了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水平。積極轉變引資觀念,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重點安排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好項目、大項目。對於閒置、低效用地,通過追加投資、安排新上項目等深入挖掘園區存量建設用地潛力,實現增資不增地。
全省嚴格用地標準,並推廣實施新型工業化路線。全省單位面積建設用地的產出率大幅度增加,企業改造低層廠房實現“零增地”擴容,投資小於500萬元的項目原則上不再單獨安排用地。通過嚴格建設項目用地標準,全省去年共核減各類不合理用地3萬畝。山東省去年還加大了對廢棄磚瓦窯、煤炭區塌陷廢棄地、油礦工業廢棄地綜合治理的工作力度,積極開發利用工礦廢棄地、灘涂地。對改造出來的土地,一部分復墾成耕地,一部分整理成建設用地,緩解了建設用地對耕地保護工作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