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英語的標題專題之八:語態

英語新聞標題中的動詞表示被動語態時,被動語態結構“be+過去分詞”形式中的助動詞“be”,通常被省略,也經常不用“by”來引出動作的執行者,剩下的過去分詞在標題里就可直接表示被動意義,讀者切忌將之誤解為該動詞的過去式。 如:

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 with bread knife. (a 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 with a bread knife.)

餐刀威逼下,18歲少女遭強暴。

van goghs recovered after theft. (van goghs are recovered after the theft.)

梵谷名畫竊而復得。

father jailed for murder of daughter. (father is jailed for the murder of his daughter.)

謀殺親生女兒父親鋃鐺入獄。 

其實,讀者在廣泛接觸英語報刊時會發現,新聞標題使用動詞主動語態的頻率遠遠超過被動語態。因為從修辭學角度而言,主動語態比被動語態更加生動多彩且富有感染力,所表達的意義更為直接,或更具有說服力,使讀者感到真實可信,讀來朗朗上口,流利自然。英語新聞標題只有在事件或動作的接受者比執行者更重要時才使用被動語態,突出強調賓語部分,以引起讀者注意。這是因為讀者讀報時的心理狀態同看書或查閱資料時的情況不盡相同。人們往往是在就餐時或上班途中、候車、飯後用茶等較空閒時看報的,閱讀時思想往往不是完全集中的。只有當他們看到一條特別能引起他們興趣的標題時,才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全神貫注的看下去。因此,英語新聞標題有時為突出動作的承受者通常採用被動語態,目的在於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例如“500 reported killed in s. korean building collapse”遠比“collapse claims 500 lives in s.korea”更為吸引人。兩條標題都起到了提示與濃縮韓國某百貨大樓倒塌致使五百人喪生這一新聞內容的作用,其中死亡人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前旬雖為被動語態,卻以數詞開始,突出了這個重要內容,使它非常醒目,一下子吸引了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