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托業托福雅思四六級誰領風騷

  記者:我的一些朋友從日本回來,告訴我日本沒有太多的托福、gre等考試,普遍的是托業考試(toeic)。這是為什麼?您能就此談談各種英語考試將來的發展趨勢和整體格局變化嗎?

胡敏:2002年我曾專門去日本考察一個月,目的就是了解亞洲已開發國家英語培訓業的狀況,它的今天可以說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驛站(日本最大的留學培訓機構)、東京等大城市的外語書店基本上看不到“寄託”(gre、托福。編者注)的書,也看不到世界經典名著的英文版等讀物。看到的都是托業的書,而其中又以聽力、口語和辭彙方面的書為主。

從這種情況可以得到啟發,現代社會最需要的是語言交流的能力,能反映出交流能力的考試最受歡迎,托業考試注重的正是這種語言套用能力。日、韓兩國一年參加托業人數是兩百多萬,其中很多人過一二年還會再考一次,以保持英語的套用能力。員工要任職升職,就要考托業這類套用型英語。而且,因為經濟很發達,只要具備了聽力口語等溝通能力,馬上就能出國深造,所以托福、gre基本看不到。

中國講究讀經典名著陶冶性情,所以很多人從閱讀英文文學名著學習英語。但從英語學習角度來講,這樣明顯落後於時代。文學作品語言書卷氣很濃,如果你使用書里的語言來交流,就好像爺爺奶奶甚至更前輩的人在說話。語言的發展趨勢是大白話,走向通俗。已開發國家人在乎的是如何更好地使用英語,流利地與各國人士進行交流、貿易,陶冶情操則在其次。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高,我們也需要與別國交流溝通,而不是關在屋子裡玩味文學作品。這個道理是一樣的,現在中國英語的發展也正向套用型發展。就像外國人學漢語一樣,他們學的也不是唐詩宋詞、四大名著等,而是如何表達、溝通和傳遞信息。

與這種英語學習狀況相適應,在日本、韓國,還有中國台灣地區,英語培訓的狀況也和我們很不一樣。台灣一二十年前情況和現在內地差不多,有很多很大的班級一起學習托福,而現在他們的英語培訓大班都已經不見了,全是小班授課,教授的是托業等注重英語交流能力的內容。比如日本最大的留學培訓機構留學驛站,它有無數的分支,每個捷運口都能看到留學驛站的培訓點;很多公司的小會議室都是學習的課堂,內容都是口語交流,師資基本是外教。

看到這種情況,回國後我馬上開發了關於托業的三本書,這是大陸第一批托業輔導資料,當時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都還沒有引進托業。

記者:那我們內地各種考試是否正在向這種趨勢發展?

胡敏:對。內地現在還沒有發展到托業的流行階段,托福、gre、雅思還是留學考試的主流,但也在進行改革以跟上潮流。明年9月將推出新托福,托福改革的原因就是以前沒有包含口語測試,而且整個考試都是客觀題,不能很好反映現實的英語交流。

我把雅思稱為“國際英語測試系統的風向標”,因為它聽說讀寫都考到了,而且聽力內容和生活密切相關,聽力考試的方法則是和我們平常聽課的習慣一樣,把重要的東西記下來。

我國內地的本土考試,如考研英語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在向這個潮流發展。在考研英語中,作文部分新加了套用文寫作。這樣一來,既強調了考生的學術能力,又強調了考生的套用能力。聽力在初試中取消,改放到複試中,標誌我們的英語測試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把聽說讀寫變成了一個系統工程。有人說“考研英語取消聽力”,這是對學生的一個誤導。在初試中考讀寫,在複試中考聽說,是考研系統工程的體現。有很多考生忽視了這一點,以為初試只考閱讀和寫作,而到複試的時候再花時間對付聽說,這是最不明智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相輔相成,不應該畸形發展。我的建議是:即使每天功課再忙,也要保持聽英語的狀況。切忌初試時只攻讀寫,到複試前兩個月惡補口語和聽力,甚至把耳朵都快聽腫了,這是最不明智的。

記者:目前對內地本土的英語考試,尤其是四、六級和考研英語有很多非議,認為它們沒有起到引導人們科學地學習英語的作用。您怎么看?從您剛才的話,似乎您對他們還是肯定的。

胡敏:就現在整個國際化趨勢來看,我們的英語測試系統也在向國際化接軌。但每個民族的文化,是否要完全國際化、一體化?這也是很多同行一直探討的問題。我認為,一方面我們的英語測試系統應該要和國際接軌,但另一方面還要保持自己的特點。我們的英語水平考試,從四、六級到考研,到公共英語,都各有自己的系統。

比如,我們考研英語中的寫作部分有一道漫畫作文題。這樣考就更具公平性,根本壓不到題。但是托福、雅思作文就不同,它們是命題作文的,就有可能壓到題。四、六級考試、考研英語還有其他很多適合中國人的考試方式,所以我認為它們是我們國家英語考試系統的民族精品。

記者:然而現在很多人呼籲取消四六級,目前它也在進行很多改革,比如不設及格線,是否與學位證掛鈎由各個學校自己確定等,您怎么看這些說法和做法?

胡敏:還是應該把四、六級有效地利用起來。因為有的學生學英語也不知道自己學得怎么樣,參加四六級考試,就有一個標準,知道自己的英語學得怎么樣。就像有的人考托福、雅思,他們並不一定要出國,就是想知道自己的英語學得怎么樣,達到什麼樣的水準。

四六級目前還有強大的生命力,第一,基於它的歷史地位,四六級考試有其權威之處,況且它更加科學了,日趨完美,聽說讀寫每項都有分數,便於了解自己英語學習方面的缺點和不足,也便於用人單位根據自己的需要挑選合適的人才。考試的透明度更加高,考試的功效性也更加明顯。用人單位可能會沿用這個標準來評價員工。

第二,從個人角度來說,大部分人都願意少花錢拿一個可以證明自己英語水平的證書。現在水平測試很多,可以選擇四六級,也可以選擇托福、雅思,四六級這么便宜又趨於完善的測試系統,當然是一個好的選擇。

而一些同學態度不對,僅為了考分數而參加考試。應該把四六級看成檢驗自己英語水平的工具和手段。一些在四六級中獲得高分的人,大多不是以高分為目的的人,他們學好英語是為提高今後的社會競爭,所以發自內心的想把英語學好,通過考試也是自然比較輕鬆的;而那些只想通過的人卻相反,他們大多是通過痛苦的掙扎和拼搏才拿到60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