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實施內部審計業務》練習題126

1.內部審計師有理由相信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隨機抽樣得到的估計值會落在某一特定範圍的程度叫做

a:抽樣風險。 b:非抽樣風險。 
c:置信水平。 d:精確度。

2.在評價屬性抽樣過程中,總體特徵的估計值被期望落入的範圍被稱為

a:置信水平。 b:精確度。 
c:差錯率上限。 d:預期差錯率。 

3.用抽樣時,標準離差衡量的是

a:預期差錯率。 b:期望的置信水平。 
c:數據變化程度。 d:達以的精確度範圍。

4.為測試近年來銷貨退回記錄是否符合公司的政策,內部審計師系統地選取了3、4月份實際退貨記錄的5%進行測試。在每年中最忙的這兩個月的銷貨退回約占全年度退貨的25%。從這個樣本得出的錯誤結論,其有用性是受到限制的,這是因為 

a:相對於總體的小規模樣本量使抽樣風險是不可接受的。 b:沒有根據銷售量對總體進行分層導致了偏差。 
c:對這兩個月退貨的系統選樣不是完全隨機的。 d:最忙兩個月的差錯率並不能代表全年度的差錯率。

5.在運用抽樣技術時,內部審計師想要估計具有一些特徵的項目組,該項目組被稱為

a:總體。 b:關注的屬性。 
c:樣本。 d:抽樣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