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建築師考試複習:設計前期和場地設計(六)

1.  大中型商店建築選在城市商業區或主要道路的適宜位置
建築應有不少於兩個面的出入口與城市道路相鄰接
或基地內應有不小於1/4周邊總長度和建築物不少於兩個出入口與一邊城市道路相鄰接
大中型商店基地內,建築的背或側面應設定淨寬度不小於4m的運輸道路,應設集散場地和停車場

2.  圖書館基地應地點適中,交通方便,公共圖書館應符合當地城鎮規劃要求、環境安靜、場地乾燥、排水流暢、注意日照及自然通風條件,建設地段應儘可能使建築物得到良好的朝向,應留有必要的發展餘地

3.  長途汽車客運站的布局:
分區明確,避免旅客、車輛及行包流線的交叉
站前廣場應明確劃分車流、客流路線、停車區域、活動區域及服務區域
汽車進出站口應設定引道,並應滿足駕駛員視線要求
汽車進出站口應與旅客主要出入口或行人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並應有隔離措施

4.  電台電視台場地選擇
宜設定在交通比較方便的城市中心附近,臨近城市幹道和次幹道
環境安靜無強震動和強噪聲源、空中無飛機航道、遠離高壓架空線和高頻發生器
足夠發展餘地

5.  多層車庫宜選在道路暢通、交通方便的地方
但須避免直接建在城市交通幹道旁和主要道路交叉口處
應考慮一定的室外用地作停車、調車和修車用
體量大,設計時應考慮到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和統一
重點防火部門,與周圍建築保持一定的消防距離和衛生間距
尤其不宜靠近醫院、學校、住宅建築

6.  城市廣場可分為市政、交通、商業、休息及娛樂、紀念、宗教等六類

7.  旅客站站前廣場設計規劃要求:
廣場形態應與站房、人流、車流協調,與城市總體布局協調
滿足城市規劃要求
人流、車流不得交叉
各種不同車流避免衝突
過境交通不得穿越廣場,廣場內要選擇恰當的人行活動平台以使廣場空間與流線組織各得其所
主要美化環境,適當安排綠化,方便旅客休息
功能分區明確;停車場地適當分隔;全面考慮發展問題;要充分利用地形條件和特點等

8.  航空港與城市的理想距離為10--30公里

9.  居住區道路可分為居住區道路、小區道路、組團道路和宅間道路共四級
居住區盡端式道路的長度不宜大於120m,並應設不小於12m*12m的回車場
居住區內主要道路至少應有兩個方向與外圍道路相連
當沿街道建築物長度超過160m時,應增設洞口尺寸不小於4m*4m的消防車道
人行出入口間距一般不超過80m,超過時則應在底層加設人行通道口
機動車道對外出入口間距不應大於150m
過境車輛不許穿越居住區、道路要通而不暢

10. 村鎮道路是規劃範圍內的寬3.5m以上道路的總稱。
分四級:一級14--20m,二級10--14m,三級6--7m,四級3.5m

11. 殘疾人步行速度為0.5m/s

12. 公交站點的最大服務半徑是500m

13. 公車輛進出停車車位的方式宜順車進出,條件不允許可倒車進,絕對不允許倒車出

14. 行道樹株距一般位6--8m

15. 建築總平面圖設計內容:
合理進行用地範圍內建、構築物及工程設施相互間的平面布置
結合地形,合理進行用地範圍內的豎向布置
協調室外管線敷設而進行的管線綜合布置
綠化布置和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