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指導:框架結構設計的過程和要點1

1.結構設計說明

主要是設計依據,抗震等級,人防等級,地基情況及承載力,防潮抗滲做法,活荷載值,材料等級,施工中的注意事項,選用詳圖,通用詳圖或節點,以及在施工圖中未畫出而通過說明來表達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鹼量不得超過3kg/m3等等。

2.各層的結構布置圖,包括:

(1)預製板的布置(板的選用、板縫尺寸及配筋)標註預製板的塊數和類型時,不要採用對角線的形式。因為此種方法易造成線的交叉,宜採用水平線或垂直線的方法,相同類型的房間直接標房間類型號。應全樓統一編號,可減少設計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員看圖。板縫儘量為40,此種板縫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時從房間裡面往外布板,儘量採用寬板,現澆板帶留在靠窗處,現澆板頻寬最好≥200(考慮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構造上要求有整澆層時,板縫應大於60.整澆層厚50,配雙向φ6@250,混凝土c20.純框架結構一般不需要加整澆層。構造柱處不得布預製板。地下車庫由於防火要求不可用預製板。框架結構不宜使用長向板,否則長向板與框架梁平行相接處易出現裂縫。建議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預製板,自動布板可能不能滿足用戶的施工圖要求,僅能滿足定義荷載傳遞路線的要求。對樓層淨高很敏感、跨度超過6.9米或不符合模數時可採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現澆板的配筋(板上、下鋼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種尺寸或120、150、180三種尺寸。儘量用二級鋼包括直徑φ10(目前供貨較少)的二級鋼,直徑≥12的受力鋼筋,除吊鉤外,不得採用一級鋼。鋼筋宜大直徑大間距,但間距不大於200,間距儘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於6.6米的板的裂縫均可滿足要求)跨度小於2米的板上部鋼筋不必斷開,鋼筋也可不畫,僅說明鋼筋為雙向雙排φ8@200.板上下鋼筋間距宜相等,直徑可不同,但鋼筋直徑類型也不宜過多。頂層及考慮抗裂時板上筋可不斷,或50%連通,較大處附加鋼筋,拉通筋均應按受拉搭接鋼筋。板配筋相同時,僅標出板號即可。一般可將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編為一個板號,將不相同的上部筋畫在圖上。當板的形狀不同但配筋相同時也可編為一個板號。應全樓統一編號。當考慮穿電線管時,板厚≥120,不採用薄板加墊層的做法。電的管井電線引出處的板,因電線管過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慮四層32 的鋼管疊加)宜儘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間內(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說明分布筋為φ6@250,溫度影響較大處可為φ8@200.板頂標高不同時,板的上筋應分開或傾斜通過。現澆挑板陽角加輻射狀附加筋(包括內牆上的陽角)現澆挑板陰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頂層應建議甲方採用現澆樓板,以利防水,並加強結構的整體性及方便裝飾性挑沿的穩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應每隔10~15米設一10mm的縫,鋼筋不斷。儘量採用現澆板,不採用予制板加整澆層方案。衛生間做法可為70厚 10高差(取消墊層)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採用非預應力板。l、t或十字形建築平面的陰角處附近的板應現澆並加厚,雙向雙排配筋,並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現澆板的配筋建議採用pmcad軟體自動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來儘量減小筆誤。自動生成樓板配筋時建議不對鋼筋編號,因工程較大時可能編出上百個鋼筋號,查找困難,如果要編號,編號不應出房間。配筋計算時,可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將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減係數,將板下筋乘以 1.1~1.2的放大係數。值得注意的是,按彈性計算的雙向板鋼筋是板某幾處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於保守的,不必再人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樑上的板負筋不宜過大,否則將對梁產生過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時採用φ10@200;否則用φ[email protected] 生成的板配筋圖應注意以下幾點:



1.單向板是按塑性計算的,而雙向板按彈性計算,宜改成一種計算方法。
2.當厚板與薄板相接時,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慮是適當的,但厚板就不合適,宜減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減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4.房間邊數過多或凹形板應採用有限元程式驗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圖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計算,尤其是基礎底板和人防結構。但結構自防水、不允許出現裂縫和對防水要求嚴格的建築,如坡、平屋頂、櫥廁、配電間等應採用彈性計算。室內輕隔牆下一般不應加粗鋼筋,一是輕隔牆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體受力,應整體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單向板長邊的不可能移位的隔牆,如廁所與其他房間的隔牆下才可以加粗鋼筋。坡屋頂板為偏拉構件,應雙向雙排配筋。

(3)關於過梁布置及輕隔牆。現在框架填充牆一般為輕牆,過梁一般不採用預製混凝土過梁,而是現澆梁帶。應註明採用的輕牆的做法及圖集,如北京地區的京94sj19,並註明過梁的補充筋。當過梁與柱或構造柱相接時,柱應甩筋,過梁現澆。不建議採用加氣混凝土做圍護牆,裝修難做並不能用在廁所處。

(4)雨蓬、陽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詳圖。注意:雨棚和陽台的豎板現澆時,最小厚度應為80,否則難以施工。豎筋應放在板中部。當做雙排筋時,高度 900時,最小板厚120.陽台的豎板應儘量現澆,預製擋板的相交處極易裂縫。雨棚和陽台上有斜的裝飾板時,板的鋼筋放斜板的上面,並通過水平挑板的下部錨入牆體圈樑(即挑板雙層布筋)兩側的封板可採用泰柏板封堵,鋼筋與泰柏板的鋼絲焊接,不必採用混凝土結構。挑板挑出長度大於2米時宜配置板下構造筋,較長外露挑板(包括豎板)宜配溫度筋。挑板內跨板上筋長度應大於等於挑板出挑長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載時。內挑板端部宜加小豎沿,防止清掃時灰塵落下。當頂層陽台的雨搭為無組織排水時,雨搭出挑長度應大於其下陽台出挑長度100,頂層陽台必須設雨搭。挑板配筋應有餘地,並應採用大直徑大間距鋼筋,給工人以下腳的地方,防止踩彎。挑板內跨板跨度較小,跨中可能出現負彎距,應將挑板支座的負筋伸過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當鋼筋直徑大於等於12時是難以施工的,應另加筋。

(5)樓梯布置。採用x型斜線表示樓梯間,並註明樓梯間另詳。儘量用板式樓梯,方便設計及施工,也較美觀。

(6)板頂標高。可在圖名下說明大多數的板厚及板頂標高,廚廁及其它特殊處在其房間上另外標明。

(7)梁布置及其編號,應按層編號,如l-1-xx,1指1層,xx為梁的編號。柱布置及編號。

(8)板上開洞(廚、廁、電氣及設備)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錨入板支座,從洞邊錨入la即可。板上開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處板僅有正彎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則應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後澆的板宜用虛線表示其範圍,並註明用提高一級的膨脹混凝土澆築。未澆筑前應採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躍層樓梯在樓板上所開大洞,周邊不宜加梁,應採用有限元程式計算板的內力和配筋。板適當加厚,洞邊加暗梁。

(9)屋面上人孔、通氣孔位置及詳圖。

(10)在平面圖上不能表達清楚的細節要加剖面,可在建築牆體剖面做法的基礎上,對應畫結構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