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後的中國審計法6月起實施加強審計監督手段

修訂後的中國審計法將從明天開始施行。中國國家審計署新聞發言人今天在此間介紹說,此次審計法修訂內容多達三十四項,主要是在健全審計監督機制、完善審計監督職責、加強審計監督手段、規範審計監督行為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必要的完善和修改。

修改後的審計法在原先基礎上增加規定,政府向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審計工作報告,應當重點報告預算執行的審計情況。必要時,人大常委會可以對審計工作報告作出決議。政府對審計工作報告所指出問題的整改情況,也應當向人大常委會報告。

發言人認為,這將有利於強化人大常委會對政府預算執行的監督職責,加強對政府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審計機關在為本級政府代擬審計工作報告時,將重點報告本級預算執行審計情況,強調從總體上分析和反映本級預算執行的情況。同時,還應適當報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情況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要求的其他審計情況。

修訂後的審計法對審計機關職責進行了相應調整。在原審計監督職責的基礎上,將使用財政資金的其他事業組織、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金融機構、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等,納入審計監督範圍。增加了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責,明確了核查社會審計機構出具的相關審計報告的職責。

發言人指出,審計法修訂對審計監督範圍所作的調整,使得審計機關在審計混合所有制的企業、金融機構,多元化投資的事業組織和建設項目,以及開展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核查社會審計機構的相關審計報告時,更加有法可依。

這位發言人表示,審計法修訂後,增加了審計執法的許可權,有利於強化審計監督手段,更加及時有效地揭露和查處隱蔽性的違法違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