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註冊資產評估師建築工程考試大綱

一、概述
(一)考試目的
本部分為建設工程的基礎知識,目的是建立評估人員對建設工程的整體認識,加深其對資產評估中建設工程相關知識的理解。這部分內容主要考核評估人員對建設工程基本知識的熟悉程度和對建設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1.掌握建設項目的組成;熟悉建設工程的概念;熟悉項目建設的程式;了解建設項目的分類。
2.熟悉房屋建築工程的分類;了解其他土木工程的分類。
3.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城市規劃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和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的相關內容;了解建設法規的概念和作用;了解我國建設法規體系和建設法規的實施;了解環境影響評價法、招標投標法的相關內容。
4.了解資產評估中的建設工程相關知識。
(三)要點說明
建設項目可分為單項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
二、建築材料
(一)考試目的
建築材料是構成建設工程的物質基礎,學習和掌握建築材料的種類、特性、基本用途和使用趨勢,有利於評估人員更深刻地理解建築工程的組成和構造,更準確地判斷建築工程實體、經濟、功能等方面的損耗。這部分內容主要考核評估人員對各種建築材料的分類、材料特性、套用範圍等的理解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築材料的分類和發展趨勢。
2.掌握水泥的種類、性質、強度等級及套用範圍;掌握鋼材的分類及技術性能;熟悉建築常用鋼材的種類及特性;熟悉氣硬性膠凝材料、砌牆磚、建築砂漿、建築砌塊的基本內容;了解木材的基本內容。
3.掌握混凝土的特點、組成材料及其要求,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和相關參數;掌握混凝土的技術性質;掌握普通鋼筋混凝土的特點,以及預應力混凝土的原理及分類。
4.了解建築防水材料和保溫材料的基本內容。
5.熟悉飾面石材、裝飾陶瓷、玻璃、裝飾塗料、木裝飾材料、塑膠裝飾材料、金屬裝飾材料的基本內容。
6.熟悉塑鋼門窗的特點和分類。
7.了解複合牆體的形式、特點和組成,以及常用複合牆體的主材。
(三)要點說明
1.水泥的種類、性質、強度等級及套用範圍
(1)水泥的種類: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礦渣矽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粉煤灰矽酸鹽水泥。
(2)水泥的性質:水泥被稱為水硬性材料,水泥硬化過程可產生大量水化熱,水泥凝結時間、硬化速度與水泥顆粒細度、溫度及用水量有關,普通水泥硬化過程中,在空氣中體積收縮,在水中體積略有增大。水泥凝固過程可分為初凝和終凝。水泥的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再凝結硬化過程中體積變化的均勻程度。 
(3)水泥的強度等級:國家標準gb/t17671-1999規定:將水泥、標準砂及水按規定比例和方法製成規格為40mm×40mm×160mm的標準試件,在標準條件下養護,測定其3d和28d時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矽酸鹽水泥強度等級根據規定齡期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劃分。
(4)套用範圍: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礦渣矽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粉煤灰矽酸鹽水泥各有其特性及適用範圍。
2.鋼材的分類及技術性能
(1)鋼材的分類。根據化學成分的不同,鋼材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根據用途的不同,鋼材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和特殊鋼。
(2)鋼材的技術性能
①抗拉性能是建築鋼材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性能。通過拉伸試驗可以測出彈性極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及伸長率等技術指標。鋼材拉伸變形過程可劃分為:彈性階段,屈服階段,強化階段,頸縮階段。
②衝擊韌性是指在抗衝擊荷載作用下,鋼材抵抗破壞的能力。
③疲勞強度是指鋼材承受規定次數交變荷載發生破壞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
④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他較硬物體壓人的能力,也可以說是材料表面抵抗變形的能力。
⑤冷彎性能是指鋼材在常溫下承受彎曲變形的能力。承受彎曲變形程度越大,說明鋼材冷彎性能越好。 
⑥將經過冷拉的鋼筋,於常溫下存放15-20d,或加熱到100-2000c並保持2-3h後,則鋼筋強度將進一步提高,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前者稱自然時效,後者稱為人工時效。
⑦可焊性是指鋼材在一定焊接工藝條件下,在焊縫及其附近過熱區不產生裂縫及硬脆傾向。
3.混凝土的特點、組成材料及其要求
(1)混凝土的特點
①原材料來源廣且造價低;
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③可調配性好;
④抗壓強度高;
⑤與鋼筋的共同工作性好;
⑥耐久性好;
⑦耐火性好;
⑧生產工藝簡單、能耗低;
⑨可澆注成整體建築物以提高抗震性,也可預製成各種構件再進行裝配。
(2)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組成材料為水泥、水、砂子、石子,還經常加入外加劑和摻合料。
(3)混凝土組成材料的要求。水泥:標號應滿足結構強度要求,初凝、終凝時間要適當,此外,還應注意與混凝土強度等級保持適當比例,一般水泥標號約為混凝土強度等級的1.5-2.0倍。砂:含雜質量少。有良好的級配。石子:要有良好的級配和含雜質少。要求石子的強度應為混凝土的1.5倍以上,並且針、片狀石子含量不得超過1.5%。水:混凝土的拌和及養護用水應符合規範的規定,要求不含影響水泥正常凝結與硬化的有害雜質、油脂和糖類。外加劑:摻量不大於水泥質量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