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規劃

——國土資源法制建設逐步發展。與《土地管理法》和《礦產資源法》配套的國土資源管理法規、規章不斷完善。堅持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相結合,注重以法律手段推進資源管理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程度不斷提高。

——現代公共行政程式基本建立。視窗辦文、內部會審、政務公開、信息可查詢、行政責任考核追究等具有國土資源管理特色、體現公開、公平、公正、效率和便民原則的依法行政制度,開始在規範國土資源管理行為、保護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資源性資產的市場化配置有重要進展。經營性土地使用權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已成為政府配置土地資源的重要方式。探礦權採礦權的市場化配置取得了明顯進展。土地和礦業權市場逐步規範並有序發展。

——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初見成效。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省以下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國土資源管理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強,省級耕地保護職責得到強化,工作關係進一步理順。

——依法行政意識和水平明顯提高。通過依法行政教育和實施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十項為民措施和五條禁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絕大多數能夠依法履行法定職責,服務意識和執法水平明顯提高。

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路程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新形勢下國土資源管理職能和任務正發生著重大變化,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推進依法行政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國土資源立法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難以全面有效地解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對行政權的監督約束機制不夠健全,國土資源管理領域腐敗案件時有發生;部分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還比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民眾利益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形象。

今後五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只有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才能為後十年的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必須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在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把國土資源管理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認真貫徹《綱要》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管理的一系列大政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堅持保護和合理利用國土資源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巨觀調控,轉變國土資源管理職能,完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創新國土資源管理方式,規範國土資源管理行為,不斷提高國土資源對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保障能力。

(二)主要目標:按照《綱要》確定的建設法制政府的總體目標要求,規劃期內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主要目標包括:

——協調統一、結構完善的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框架體系基本建立。促進國土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規範國土資源市場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國土資源法規、規章不斷完善,制度建設質量明顯提高;依法行政所必需的各項制度建設、配套措施基本健全。

——科學民主規範的國土資源行政決策機制和制度初步建立。集體決策、聽證制度開始在國土資源管理決策中發揮重大作用,決策水平明顯提高。國土資源管理基本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高效便民、誠實守信。

——職權法定、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廉潔高效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基本形成。省以下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到位,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基本建立。基層國土資源管理所機構、編制、職能和經費到位。

——法律、法規和規章得到全面、正確實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國土資源政策、制度得到認真落實,國土資源違法案件得到有效查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得到有效糾正。

——對國土資源管理行為的監督制度和監督機制逐步完善,行政複議成為層級監督的重要手段。接受人大、政協、行政監察機關、審計機關以及人民民眾、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機制和制度初步建立,行政監督效能明顯提高。

——高效、便民、有利於國土資源管理的防範、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基本建立,防範和應對突發事件、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明顯提高。土地和礦業權糾紛案件得到妥善調處,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解決機制進一步完善。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觀念和意識明顯增強。依法行政參與巨觀調控的能力、溝通協調推進工作的能力、清正廉潔自我約束的能力顯著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圍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國土資源立法,提高國土資源制度建設質量

1.加強國土資源法規、規章的立法步伐。在深入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和改善國土資源管理、深化國土資源管理改革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土地徵收徵用、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不動產登記、土地收購儲備、土地開發整理、礦山環境保護、礦產資源勘查市場準入、古生物化石保護、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等方面法規、規章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不斷完善國土資源法規規章框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