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大綱:安徽省發展中醫條例

安徽省發展中醫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學,保障和促進中醫事業的發展,適應人民民眾醫療衛生保健的需求,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育、科研、對外交流與合作等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本條例所稱中醫包括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和少數民族醫藥。

第三條 發展中醫事業,應當堅持繼承與創新、中醫與中藥、中醫與西醫結合的原則,發揮中醫的特色和優勢,利用先進科學技術促進中醫現代化和中藥產業化。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中醫工作的領導,貫徹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將發展中醫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行保護、扶持、發展中醫的政策,為發展中醫提供條件和保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是本行政區域中醫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畫、財政、人事、科技、教育、藥品監督、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外事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發展中醫的工作。

第六條  省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管理中醫工作的主要職責:

(一)制訂並組織實施全省中醫事業發展規劃和工作計畫,規劃全省中醫醫療、科研機構布局;

(二)監督管理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監督指導其他醫療機構的中醫醫療活動;

(三)負責中醫醫療廣告專業技術內容的審查,出具《中醫醫療廣告證明》;

(四)組織協調中醫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的推廣工作;

(五)管理並指導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醫療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考核、考試、資格認定工作;

(六)管理中醫師承教育;

(七)管理省級中醫事業經費和中醫專項經費;

(八)開展中醫對外交流與合作;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組織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應當予以獎勵:

(-)宣傳、貫徹中醫法律、法規、規章,成績突出的;

(二)在中醫醫療、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

(三)在中醫改革和中醫對外交流與合作方面有突出成績的;

(四)捐獻具有獨特療效的中醫診療方法、秘方、驗方和有重要價值的中醫文獻的;

(五)資助中醫事業發展的;

(六)在發展中醫事業的其他方面有突出成績的。

第八條  每年10月22日“國際傳統醫藥日”為本省中醫宣傳日。

第二章 保障與扶持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加對中醫事業的財政投入,其增加幅度不低於本年度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中醫事業費在財政預算中單獨列項,專款專用。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中醫工作納入初級衛生保健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第十一條  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的基本建設用地,由政府依法統籌安排。其中的公益事業用地屬於使用國有土地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以劃撥方式取得。

第十二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徵收、調用中醫機構的財產,不得非法向中醫機構收取、攤派費用。

第十三條  確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及其他醫療保險服務定點醫院,開展健康檢查、傷害救治等,對中西醫醫療機構應同等對待。取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資格的中醫醫療機構,可以作為統籌地區全體參保人員的定點醫療機構。

第十四條  下列工作,應當以中醫專家為主:

(一)中醫科研課題立項、成果鑑定和評獎;

(二)中醫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

(三)中醫醫療、教育、科研機構的評估、評審;

(四)中醫醫療事故技術鑑定。

其他與中醫相關的評審、鑑定應當有一定比例的中醫專家參加。

第三章  醫療機構與從業人員

第十五條 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中醫醫療機構的建設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本行政區域內設定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綜合性醫院、鄉鎮衛生院應當設定中醫科、室。提倡村衛生室運用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防病治病。

第十六條  設定、撤銷、拍賣、合併中醫醫療機構,或者改變中醫醫療機構的名稱、性質和服務範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醫療機構管理的有關規定,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審批手續。其中市、縣(區)人民政府設定的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的撤銷、拍賣、合併或者性質改變應當報省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備案。未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從事中醫醫療執業活動。

第十七條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申請設立各種形式的中醫醫療機構,依法從事診療活動。

第十八條 中醫醫療機構的中醫藥人員、醫療設施和設備的配置應當符合國家和本省規定的標準。中醫醫療機構應當利用現代診療設備,提高中醫診療水平。

第十九條  中醫醫療機構應當以中醫為主,突出中醫特色,優先扶持和重點建設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有獨特療效的特色中醫專科。中醫醫療機構應當適應多層次的中醫醫療保健需求,開展特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