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301222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

1z301222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

 (1)假冒他人的註冊商標。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名優標誌等質量標誌,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5)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6)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7)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佣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佣金的,必須如實入賬。接受折扣、佣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人賬。
 (8)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
 (9)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1)偷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10)經營者不得以排擠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11)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12)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13)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