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掌握的企業所得稅基本知識(四)

流動資產的稅務處理及存貨計價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及各種存款、存貨、應收及預付款項等。稅法規定,納稅人的商品、材料、產成品、半成品等存貨的計算,應當以實際成本為準。納稅人各項存貨的發生和領用,其實際成本的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等方法中任選一種。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改變。確實需要改變計價方法的,應當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經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彌補虧損

《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發生年度虧損的,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稅額扣除

《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款,準予在匯總繳納時,從其應納稅額扣除,但是扣除額不得超過其境外所得依照條例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所謂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款,是指納稅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款,不包括減免稅或納稅後又得到補償,以及由他人代為承擔的稅款。對納稅人境外投資、經營活動按所在國(地區)稅法規定或者政府規定獲得的減免所得稅,按以下辦法處理:

境外所得依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是指納稅人的境外所得,依照企業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扣除為取得該項所得攤計的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得出應納稅所得額,據以計算的應納稅額。該應納稅額即為扣除限額,應當分國(地區)不分項計算,其計算公式是:

境外所得稅稅款扣除限額=境內、境外所得按稅法計算的應納稅總額×來源於某外國的所得/境內、境外所得總額

納稅人來源於境外所得在境外實際繳納的稅款,低於按上述公式計算的扣除限額的,可以從應納稅額中按實扣除;超過扣除限額的,其超過部分不得在本年度的應納稅額中扣除,也不得列為費用支出,但可用以後年度稅額扣除的餘額補扣,補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除允許納稅人對其來源於中國境外所得依法進行稅額扣除外,企業所得稅法還規定,納稅人從其他企業分回的已經繳納所得稅的利潤,其已繳納的稅額可以在計算本企業所得稅時予以調整。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實際操作

在企業的實際操作中,以會計利潤總額為基礎,加減所得稅調整項目金額得出應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項目包括:超過規定標準列支的費用,如工資支出、利息支出、業務招待費等前面說明的項目;不允許扣除的項目;少計未計應稅收益。

納稅調整減少額為不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收入,如彌補虧損;聯營企業分回利潤;境外收益;治理“三廢”收益;股息收入;國庫券利息收入等。

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

對年應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下(含3萬元)的企業,按18%的稅率徵收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的企業,按27%的優惠稅率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