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一)外幣長期股權投資的折算,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

(二)本準則未予規範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第二章 初始計量

第三條 企業合併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合併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併對價的,應當在合併日按照取得被合併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合併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併對價的,應當在合併日按照取得被合併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併》確定的合併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第四條 除企業合併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一)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三)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契約或協定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契約或協定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定。

(五)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確定。

  第三章 後續計量

第五條 下列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本準則第七條規定,採用成本法核算:

(一)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被投資單位為其子公司,投資企業應當將子公司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

投資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本準則規定的成本法核算,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