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級會計師會計部分出題模式及應對措施

從2005年會計(一)、(二)合併之後,會計科目的出題的靈活性、綜合性可以強化,在2005年試卷中可見一般。作為會計師資格的基礎課程,會計的應試難度位於三科之首。對於把握其命題的規律,以及應試技巧就顯得格外關鍵。

那么,對於2006年會計資格考試有什麼命題規律和特點及應對措施,在這做一個簡單的綜述。

首先,對於會計這門課的命題特點,我們總結了三個方面:

第一個特點,是實務操作在卷面上占主體,這可以從題型設計來看,主觀題的題量要遠遠高於客觀題的題量。就2005年試捲來說,客觀題有45分,其中單選15個,總共是15分;多項選擇10個,總共20分;判斷題10個,總共10分;主觀題有55分,其中計算及會計處理題有2個,總計22分;綜合題2個,總計33分;從分值比例來看,基本上是四六開。客觀是四,主觀是六。而且即使作為客觀題型,它也存在一定量的實務操作,比如在單項選擇題中,實務計算涉及到8個,在該題型當中占到53%的分值量,通過分值排列和分布可以發現,實務操作在卷面上占的地位是關鍵。

第二個特點,會計師的考試、測試角度比較單一,綜合性較差,難度一般。從客觀題型來看,它主要是針對某一特定章節的知識點,針對性的測試。跨章節的題目出得很少。即使作為實務題,往往也局限於某一章節的測試,比如2005年的計算題,第一個測試的主幹內容就是應收債權的出售和融資,其中雖然有一部分的收入核算,但量非常的少,這個測試的就是應收債權一章的內容,本身是一個專題。

另外一個測試的是固定資產的取得計價、折舊計提、準備計提和處置損益,這是一條龍的固定資產的核算,也僅限於固定資產這一特定章節。
對於綜合題來說,一個是測試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另外測試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這兩個綜合題所針對的範圍也是特定章節,未出現跨章內容。

第三個特點,主觀題更強調解題步驟,從它的出題範式來看,提問方式採取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每一個環節都有分值安排,對分值安排劃分得很細,對過程的要求很嚴格,也很細緻。這一點和註冊會計師差別非常大。註冊會計師更強調計算的結果,而忽略簡化過程,這一點也證明了會計師的難度比註冊有相當的差距。

從各個題型的命題規律看,首先單項選擇題的出題角度有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是把計算題壓縮成單項選擇題來測試。換句話說,就是把一個完整的計算鏈條從中選其中幾個環節把它出成一個單項選擇題算,比如短期投資從中取得到其出售,中間有四到五個計算環節,它可能算其中某一個點測試,也算出售損益這個點來測試,這本身是單項選擇當中的一個常見出題模式。這種題目從會計師的考試特點來看,一般選擇的計算內容都非常的簡單,難度比較小,環節不是特別繁瑣。

第二是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模式。這種模式是從理論和實務的銜接角度來測試學生的掌握程度。比如謹慎行原則在實務中的套用,再比如根據某一個實務支出來判定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等等,這些測試角度基本上是在實務中去理解和消化理論,測試學生對實務和理論的銜接的理解程度,應該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出題範式。

第三是多項選擇題的命題方式,這種類型題更加強調理論與實務的銜接,對於知識點的系統和綜合性要求更高,比較典型的多項選擇題出題有兩種方式:第一個是針對某一特定知識點進行正誤判定,比如通常的提問方式有:下列業務中符合會計制度的是,或者符合某某準則的是,通過備選答案中的理論判定,找出哪些是違反制度,或哪些是符合制度,這是一種常見的方式。該種題型的出題跨度非常大,可以針對整本書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和系統;第二種出題範式,認定某一核算指標的經濟構成,比如在今年的考試中涉及到第二個換入非貨幣資產的價值構成,也有的測試某某資產入帳成本需要考慮的要素,這是它的一個典型的出題範式。當然,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多項選擇出題點,但主要的核心內容均圍繞著理論和實務的套用進行測試,強調的是知識的系統和綜合。

第四是計算題的命題方式,計算題每年有兩個,出題知識點往往局限於某個特定章節,跨章內容不多,頂多跨兩章,主要的出題測試點有這么幾方面:

第一是存貨減值準備的計算會計處理;

第二是長期投資的相關會計處理,其中包括長期債權投資通常結合可轉換公司債券設計的計算題、長期股權投資的測試題目結合以下知識點來設計:第一部分是取得階段,常常與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結合出題;第二階段是持有階段的一些核算知識點,包括有:a.成本法下收到現金股利的會計核算;b.因追加投資形成的成本法轉移權益法的核算;c.權益法下,因被投資方淨資產變動而引發的投資價值波動;另外,在c的形成下主要涉及到被投資方淨資產被動包括被投資方盈餘、被投資方分紅、被投資面虧損、被投資方接受捐贈、被投資方接受外幣資本注資產生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被投資方接受新投資者加入時、被投資方因專項撥款追加等等,這些都是關鍵的測試內容。第三個長期股權投資的涉及到期末減值準備的計題;最後一個是出售時的會計處理。

主要是針對這么幾個角度出,今年對成本法轉權益法出了六個題,2006年會有所迴避,但知識點比較多,如果要出是圍繞著剛才提到幾年展開的。

第三個專題是固定資產專題,固定資產的出題主要是準備計提和折舊的計算。另外,對於固定資產準備計提有可能和所得稅發生關聯,這也是一個出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