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考試會計科目考前培訓基礎班講義13

 p59【例3-11】
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原材料--c材料的賬面價值(成本)為600000元,市場購買價格總額為550000元,假設不發生其他購買費用;由於c材料市場銷售價格下降,市場上用c材料生產的d型機器的市場銷售價格總額由1500000元降為1350000元,但生產成本仍為1400000元,將c材料加工d型機器尚需投入800000元,估計銷售費用及稅金為50000元。確定2003年12月31日c材料的價值。
牐牎敬鷚殺嗪0330002:針對該題提問】
根據上述材料,可按以下步驟進行確定:
第一步,計算用該原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
d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d型機器估計售價-估計銷售費用及稅金=1350000-50000=1300000(元)
第二步,將用該原材料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與其成本進行比較
d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1300000小於其成本1400000元,即c材料價格的下降和d型機器銷售價格的下降表明d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因此,c材料應當按可變現淨值計量。
第三步,計算該原材料的可變現淨值,並確定其期末價值
c材料的可變現淨值=d型機器的銷售總額-將c材料加工成d型機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及稅金=1350000-800000-50000=500000(元)
c材料的可變現淨值500000元小於其成本600000元,因此,c材料的期末價值應為其可變現淨值500000元,即c材料應按500000元列示在2003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之中。
【例題10】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賬面餘額為100萬元,數量為10噸。該原材料專門用於生產與乙公司所簽契約約定的2o台y產品。該契約約定:甲公司為乙公司提供y產品20台,每台售價10萬元(不含增值稅,本題下同)。將該原材料加工成20台y產品尚需加工成本總額為95萬元。估計銷售每台y產品尚需發生相關稅費l萬元(不含增值稅,本題下同)。本期期末市場上該原材料每噸售價為9萬元,估計銷售每噸原材料尚需發生相關稅費0.1萬元。期末該原材料的賬面價值為( )萬元。 
 a.85
 b.89 
 c.100
 d.105
牐牎敬鷚殺嗪0330003:針對該題提問】
【答 案】a 
【解析】產成品的成本=100+95=195(萬元),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20×10-20×1=180(萬元)。期末該原材料的可變現淨值=20×10-95-20×1=85(萬元),賬面價值為85萬元。

三、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 
(一)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
企業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存貨》的規定,期末對存貨進行計量時,如果同一類存貨,其中一部分是有契約價格約定的,另一部分則不存在契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區分有契約價格約定的和沒有契約價格約定的兩個部分,分別確定其期末可變現淨值,並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從而分別確定是否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由此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不得相互抵消。 
【例題11】2003年11月5日,北方公司與西方公司簽訂了一份銷售契約,雙方約定,2004年1月10日,北方公司應按每台3萬元的價格向西方公司提供a商品10台。2003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a商品的單位成本為2.7萬元,數量為15台,其賬面價值(成本)為40.5萬元。2003年12月31日,a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為2.8萬元,若銷售a商品時每台的銷售費用為0.2萬元。在上述情況下,2003年12月31日結存的15台a商品的賬面價值為( )萬元。
 a.40 
 b.40.5
 c.39
 d.42
牐牎敬鷚殺嗪0330004: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
【解析】有銷售契約部分的a商品的可變現淨值=(3-0.2)×10=28(萬元),成本為27萬元;無銷售契約部分的a商品的可變現淨值=(2.8-0.2)×5=13(萬元),成本為13.5萬元。因此,2003年12月31日結存的15台a商品的賬面價值=27+13=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