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綜合輔導:年報精讀之五

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之和,計提壞賬準備之後為應收款淨額,為上市公司應收款的總額,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上市公司資金被占用總的情況。

已披露年報的近900家上市公司2003年計提壞賬準備金合計374元,占股東權益比例約為2.82%,占淨利潤比例約為30.35%。統計顯示,上述900家公司針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金約224億元,約占全部壞賬準備金的60%;針對其他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金約150億元,約占40%。與企業生產經營關係不大的其他應收款負面影響如此巨大,應引起特別關注。
資金占用帶來惡果
截至4月13日,約七成近9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3年報。已披露年報的800多家上市公司全年實現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256元。即使考慮到後期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可能相對差一些,預計全年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也應該在0.20元左右,同比去年增長約20%。可以說,2003年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一定幅度增長几成定局。
不過,欣喜之餘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上市公司資金被占用帶來的“惡果”。不少上市公司在年報中對應收款計提巨額壞賬準備,導致管理費用劇增,吞噬利潤,甚至直接導致虧損。
*st中農2003年實現主營業務利潤7872.58萬元,但管理費用高達12709萬元,其中對關聯方往來計提壞賬準備就達6000多萬元,致使全年出現虧損,每股收益-0.45元。*st珠峰2003年虧損額達到42903萬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計提壞賬準備金35771萬元,其中,1個多億是對大股東欠款的計提。預計4月21日披露年報的三峽水利日前也發布公告稱,公司為重慶市萬州區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提供的貸款擔保、公司委託該公司管理和使用的移民遷建補償資金以及公司應收款項,總計2.5億多元,有巨大的風險。公司董事會已決定提請股東大會批准2003年度對上述款項全額預計負債或計提壞賬準備,2003年三季末,該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也不過2.5億多元,公司2003年報可能非常難看。
按照會計制度,企業應當定期或至少於每年年終,對應收款項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各項應收款項可能發生的壞賬,對沒有把握能收回的,應當計提壞賬準備。分析顯示,大多數上市公司可以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其應收款的狀況,按期或至少在半年報中披露壞賬準備計提情況,投資者可以據此估算計提壞賬對於全年經營業績的影響。但是,有些公司總是在年終突然採用大比例甚至是全額計提的方式處理難以收回的應收款,讓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措手不及。雖然上市公司並沒有“違規”,目前也缺乏有效的方式對其實施監管,但其中難免有些公司可能是“早有預謀”。
對整體業績影響較大
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之和,計提壞賬準備之後為應收款淨額,為上市公司應收款的總額,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上市公司資金被占用總的情況。已披露年報的近900家上市公司,2003年計提壞賬準備金合計374元,占這些公司股東權益的比例約為2.82%,占淨利潤的比例約為30.35%。2001年、2002年,上市公司計提壞賬準備金占股東權益的比例分別為3.20%、3.84%,占上市公司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37.13%、42.92%。考慮到剩餘約三成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相對較差,預測2003年上述兩個指標還有上升空間。應該說,經過前兩年的大力度的擠水分,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有所回升,但壞賬計提對於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的影響依舊巨大。
我們以應收款淨額、其他應收款淨額為主要參考依據,從上述公司中擇選出資金可能被占用較為嚴重的公司。具體的選擇原則如下:以2003年報披露信息為研究依據,以應收款淨額、其他應收款占上市公司股東權益比例大小為基準。截至目前,已披露年報的近900家上市公司應收款淨額、其他應收款淨額分別占上市公司股東權益比例的平均值為18.98%、6.30%。由此,我們確定“典型”的原則是,應收款淨額、其他應收款淨額占股東權益的比例分別高於30%、20%。同時,為更突出地說明問題,我們選擇的“典型”應收款淨額高於1億元。按照上述原則,我們選擇出106家上市公司。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統計的基準是計提壞賬之後的應收款淨額,對於投資者判斷這些公司2004年的經營業績更具參考價值。
2003年,這106家公司應收款淨額、其他應收款淨額合計為494億元、261億元,分別占其股東權益的79.23%和41.85%,遠遠超過已披露年報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可以肯定,我們選擇出的樣本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按照我們前面的分析,其他應收款較長時間內保持相當高的水平則是難以理解的,因為它更突出地反映上市公司資金被占用情況。上述106家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占股東權益的比例為整體上市公司該項指標平均水平的6.64倍數,充分說明這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更為嚴重的資金被占用情況。毫無疑問,大量資金被占用嚴重地影響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發展,主要體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嚴重影響盈利能力   一方面,巨額資金被占用必定會影響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正常開展。2003年,上述271家公司實現平均主營業務利潤率只有17.34%,明顯低於上市公司平均20%以上的水平。更嚴重的是,資金被占用還直接“吞噬”了上市公司的巨額利潤。2001年新會計制度正式實施,要求上市公司加大對應收款計提壞帳的力度,致使上市公司管理費用劇增。如上所述,截至目前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整體計提壞帳準備金的總額竟達到全部利潤的30.35%。
這一現象在上述106家“典型”公司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2003年,106家公司管理費用合計109億元,占全部主營業務利潤的42.72%,而已披露年報的900家上市公司該項指標的平均值只有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