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前兩周分科複習精華[下]

審計 
審計科目考試,考生要多注重實務性的東西;實務性的東西主要涉及:實際的工作經驗,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如關於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試算平衡表的編制,甚至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各種單據的流轉過程等。 
考審計應當建立在已經對其餘的四門課程熟悉的情況下,因為對審計教材中提到的相關內容是一帶而過的,而細節問題卻在相關的其他教材中有體現。比如審計教材中第十六章中提到“關注被審計單位本次驗資申請的註冊資本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限額”,而對於具體的限額規定則在經濟法教材中第四章《公司法》中有明確規定。 
審計是建立在會計的基礎上,想通過審計,會計一定要學好,通過近幾年考試題目的分析,會計知識所占的比重占到了35%左右。另外,審計教材中需要背的東西還是很多的,最主要包括:關於典型的審計程式的內容;關於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的內容;內部控制的有關內容最好也要熟練記憶。 
要分析歷年考題,歸納總結,分類對比。從近幾年考試的試題分析不難看出,除了對基礎知識的考核外,主要側重對綜合知識的考核。這就要求我們在複習過程中不能搞條塊分割,章節獨立,要前後連貫,對各個章節,相同類似處,歸集整理,加深知識的綜合掌握。 
全真模擬,反覆練習。模擬題是考試的試金石,通過模擬練習,可以查漏補缺,什麼地方沒複習到,什麼地方掌握的還不徹底,什麼地方可以不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合理調整複習時間和內容。另外,限時做模擬題,可以演練自己的答題速度,有利於考場上充分發揮。 
關注新增加的知識。一般說來,學習也好,考試也罷,其目的都是為了能將知識套用於工作實際,因此,對於輔導教材中出現的新知識,我們是非學不可的,某種程度上也是考試的難點和重點,很有可能是必考的內容。 
經濟法 
《經濟法》科目考試的考點分布廣、題量大,但其考試命題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考生應特別關注的是: 
教材重點內容。本課程的內容按照其重要性排列,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為非常重要的內容,考生必須要掌握的。包括:第四章公司法、第六章破產法、第七章證券法、第八章契約法(總則)、第十二章票據法。 
第二層次:為次重要的內容。包括第二章企業法、第三章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第五章外商投資企業法、第九章契約法(分則)、第十一章支付結算法律制度、第十三章智慧財產權法。 
第三層次:為非重點章。包括第一章經濟法基礎知識、第十章外匯管理法律制度、第十四章會計法。 
關注今年教材新增加和變動的內容。尤其是今年輔導教材根據新實施的《公司法》對第四章進行了重寫,新增了許多內容。因此,該章內容的分值在今年考試中將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且綜合題中至少有一題會涉及本章內容。至於原來考試所占分值最大的第七章證券法,由於今年輔導教材根據新實施的《證券法》作了相應的變動,縮減了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章規定,特別是刪除了原來在考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股票發行的具體條件”、“可轉換公司債券”等內容。使得本章內容與以往年度比較就顯得單薄得多了,估計本章考試在今年考試中所占的分值較以往年度將有所降低。 
重點關註上市公司對外擔保的規定。對於公司對外擔保的限制和規定,《公司法》中和《契約法》章節中均有所涉及,交叉的地方非常多,主要包括在教材第90頁、第110頁和第225頁中。這部分是2006年考試及其重要的地方,綜合題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考生可重點複習2004和2005年的考試真題。考前衝刺階段一定要以重點內容為主線複習,重點內容一定要認真理解記憶,非重點的內容不用耗費太多的時間,點到為止。如果考生在考前1周還在研究諸如結匯與售匯的區別、儲值卡與專用卡的區別等問題的話,那么他很難完成經濟法的複習任務。 
考生要做考前模擬演練,儘量模擬考試的環境,以考試要求的時間獨立完成幾套模擬試題,這樣的演習對於實戰很有幫助。另外,參加網上輔導比較方便的是做練習和聽課可以不用動筆寫,但是考試是一定要動筆的,所以,一定要多做實際的模擬題,加快解題和寫字的速度,避免因為寫字慢而造成很多會答的題卻沒有時間答的尷尬。 
合理的學習時間、正確的學習方法、充足的睡眠休息、正常的臨場發揮,是取得考試成功的關鍵。祝各位考生順利地通過考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