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談註冊會計師各科應考策略

4月30日,全國cpa考試報名已經結束,信息顯示,2006年上海的cpa考生37330人,比去年增長了將近2.02%。為幫助已報考人士應對教材變化,順利通過報考科目,本期請來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網專家,請他們就各科的複習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總體複習策略:

關聯課程聯繫複習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網專家建議,考生在複習時,通常應將有關聯的課程聯繫起來學習。如會計和審計關聯度非常大的兩個課程,審計考試中很多內容均涉及對會計處理的調整,兩科結合複習較好,但是這兩科難度都非常大,所以最好一年只報這兩門課程。此外,財務成本管理和經濟法可以結合起來複習,尤其是財務成本管理課程中涉及籌資投資的有關法律法規,與經濟法中的公司法、證券法相關。

講求策略重在理解

儘管各科考試難度有差異,但是卻有類似的複習策略,第一,重在理解;第二,緊扣教材。首先,複習重點圍繞教材進行,千萬不可脫離教材只看輔導書、參加輔導課,其次,儘管今年教材與2005年相比,各科變動平均不到10%,但是即使是微小的變動也可能造成理解的差異,成為考試重點,因此一定要緊扣當年的教材;第三,輔導貴精不貴多。輔導書籍最多不可超過三本,一本幫助理解教材,如《精講精讀》,一本題庫,如《綜合題實戰演練》,一本考前模擬試卷足已。如果參加面授或者網路輔導,一般都涵蓋基礎、習題、衝刺,則購買一本綜合性的參考書,如《精講精讀》,可以不用買另外兩類書。

財務成本管理

變化:《財務成本管理》這門課程內容涉及面廣,且有一定難度。新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今年已經出台,但由於時間上較倉促。因此2006年《財務成本管理》總的來說變化較小,主要對教材有爭議的地方作了修訂。

複習策略

制定具體學習計畫,教材至少看三遍。第一遍粗讀,只要求了解《財務成本管理》一書的大概知識體系,對主要的內容快速瀏覽,做適當的標記;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教材各章節,適當選擇習題加以練習和鞏固主要知識點;第三遍,融會貫通,這一階段,一定要注意知識點的前後聯繫,應快速看書,尋找自己未記牢的知識點,對其進行重點理解。

選擇典型的例題練習並熟悉近三年的考題。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放棄書本,一味地搞題海戰術。只有弄懂教材,掌握了主要知識點,才能真正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性。

提高一次性計算準確的能力。《財務成本管理》考試題量大、難度深,考的是知識點掌握的熟練程度和臨場應變能力。學員在平時做題時只給自己一次計算的機會,不要養成檢查的習慣,提高計算精確度。

經濟法

變化:經濟法考試比較注重教材修改和新增的內容,通常情況下新知識點占考分的20%左右。從教材來看,第四、六、七、八、十章都有所變化。

複習策略

抓住重點章節:cpa經濟法考試重點比較突出,重點章節往往占考分的80%左右,所以抓住重點章節可以事半功倍。第一等級的重點章節為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二章,歷年分值超過10分;第二等級的重點章節為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三章,歷年分值6-10分。

強化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濟法是一門套用性學科,作為從業資格考試,cpa考試十分重視考核考生的實際套用能力。不僅有48分左右的主觀題,客觀題中也有相當部分題目要求考生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因此考生看書時要經常思索“這一規定聯繫實際會怎樣出題,該如何回答”;在複習中要做大量的綜合題,把握出題規律,提高實際運用法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