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之路,讓我歡喜讓我憂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見電視上介紹保險公估人資格考試正接受報名,我就報了名。既然報了名就一定要考過,這是第一年考,題目應該不難。保險公估人資格考試,題目確實很簡單,監考也很鬆,我覺得都複習過了,差不多可以拿滿分。考完試就知道這個證書肯定到手了。

這個證書給我帶來了新的轉折,廣州市東山區一個資產評估公司準備成立保險公估公司,當時保險公估人資格考試只進行過一次,有保險公估人資格的全國可能只有兩三千人。這個評估公司偶然聽說我有保險公估人資格,就和我聯繫,說我要來了,基本工資4000元,另外還有獎金,公司租房給我住,等等,給我許諾了很多待遇。我狠下心辭去了在銀行的工作,一個人來到了廣州,父母都反對我出來,怕我被人騙了,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父母才同意。因為我辭職,銀行要收回分給我的住房,所以耽誤了一段時間才過來。

誰知道來廣州後一切發生了變化,保險公估行業全面虧損,有保險公估資格證書的人也多了,我的保險公估人資格對老闆來說沒多大用了,本來說好的每月基本工資4000元,變成了2000元,扣掉稅金和房租還沒我在家的實際收入高。

人的命運居然是被證書左右的,證書值錢人就跟著吃香,證書貶值人就跟著倒霉。我決定重新開始報考吃香的資格考試,但考試有大年小年的說法,聽說去年題目很簡單,今年恐怕要難。我從今年年初就開始看書,我還從來沒有哪次考試像今年這樣下功夫的,連坐公共汽車都在看書。考試前三個月我就開始失眠,每天晚上只能睡著四五個小時,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書早就被看破了,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考試之前我已經胸有成竹,我還沒有哪個考試有這樣自信過。一般的考試,書看得怎么樣,心裡都有個底,會考得怎么樣也可以感覺到。這次考試我有十足把握會通過,書上的東西差不多全記住了。

一上考場我就感覺到題變難了,確實是小年。我複習那么仔細,覺得全知道了,怎么盡考些我不會的,我知道的那么多怎么不考。氣死我了,考試前我有百分之百把握會通過,考完了只有六七成把握。記得有個人說過,現在的考試和註冊會計師考試都是苦大仇深的人才可以考過,真是的。

如果當初沒去考保險公估人資格,就不會來廣州。如果當初沒來廣州,還在銀行待著,單位分的兩居室的房子住著,福利待遇什麼的都不錯,就是不想幹了,今年買斷工齡還可以拿九萬多塊錢。我的這幾個證書,金融英語資格證,現在不在銀行根本用不上;經濟師資格證好像沒什麼用,一直沒用過;保險公估人資格證是個讓我倒霉的證書;房地產評估師資格證書現在是我的謀生手段;另外還有一個價格鑑證師資格證現在還沒用過,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用上;證?要是考不過怎么辦?還考么?恐怕還要考,已經走到這條路上了不考怎么辦?但願今年可以過,老天爺,可憐可憐我,讓我過了吧!


4.房屋主體結構中牆體的基本要求、構造及變形縫的作用及做法
(1)牆體強度及穩定性方面的要求。牆體的強度除取決於所採用的磚、石的強度,還與砌築用的砂漿強度、搭縫方式、施工質量有直接關係。牆體的高度和厚度應保持適當的比例。同時,外牆的長度也不宜過長,結合使用要求,每隔一定距離應設定橫隔牆,以提高外牆的剛度。
(2)磚牆的構造。粘土磚牆的厚度有:半磚牆、3/4磚牆、一磚牆、一磚半牆、二磚牆。
磚牆體中門窗過梁、圈樑、構造柱的設定:設定在門窗洞口兩邊的牆體上,傳遞牆體重量的橫樑為門窗過梁。為了增強磚牆體的穩定性和整體性,使牆體受力均勻,在建築物的基礎、屋頂和每層樓板處,沿外牆和主要內牆設定鋼筋混凝土圈樑。為了增加磚混結構房屋的整體性,提高抗震能力,在房屋的四角和縱橫牆交接處設定自基礎至屋頂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
(3)鋼筋混凝土牆體的構造。它是由牆筋、暗柱筋、暗梁筋為骨架,用混凝土澆築而成的承重牆體。牆體厚度可分為16cm、18cm、20em等規格,房屋主體結構的牆體全部是現澆混凝土。
(4)框架填充牆體的構造。框架填充牆體是在框架結構柱樑間用各類砌塊和材料填充的牆體。除磚砌間牆外,還有加氣混凝土砌塊和牆板、陶粒混凝土空心磚等。
(5)變形縫的作用及做法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
①伸縮縫。防止和減少由於自然界冬、夏季溫度變化的影響,建築構件熱脹冷縮出現的裂縫和破壞。其做法為:沿建築物長度方向每隔一定距離預留縫隙,將建築物從屋頂、牆體、樓層等地面以上構件全部斷開,基礎因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不必斷開。
②沉降縫。當房屋相鄰部分的高度、荷載和結構形式差別很大而地基又較弱時,房屋有可能產生不勻均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開裂。為此,在適當位置如複雜的平面或體形轉折處、高度變化處、荷載、地基的壓縮性和地基處理的方法明顯不同處設定沉降縫。
③抗震縫。當房屋建築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或承重結構的材質不同以及建築平面尺寸不一致時,在地震力作用下,產生不同的振幅,擺動方向也不同,會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為防止上述情況的產生,在不同狀況的兩部分之間,事先留設自基礎到房頂的通縫,即抗震縫。抗震縫應沿房屋全高設定,其兩側應布置牆。
5.樓蓋結構體系及梁、現澆板的分類與構造及受力特徵
(1)樓蓋結構體系。樓蓋是房屋水平方向的承重構件,主要由面層、承重層和頂棚三部分組成。
(2)梁的分類與構造及受力特徵。梁是一種受彎構件。梁按構成材料分,可分為木樑、鋼樑、鋼筋混凝土梁等。梁按斷面外形尺寸分,可分為矩形梁、工字梁、t形梁、工字薄腹梁等。梁按受力狀態分,可分為簡支梁、連續梁、懸臂樑等。當梁的兩端擱置在牆或柱上,受牆、柱嵌固作用很小時,可看成一端固定鉸接,另一端可平動的簡支梁。當跨度太大採用簡支梁不能滿足經濟要求時,在兩端支座之間增設若干箇中間支座,為連續梁。一端固定在牆體,另一端無支承而懸挑出牆外的梁叫懸臂樑。
(3)現澆板的分類、構造及受力特徵。現澆板按受力可分為簡支板、連續板、懸臂板。現澆板按長寬比和受支承條件影響,又可分為單向板和雙向板。從受力特徵分析,單向板實際上相當於寬度大而高度低的梁。單向板荷載向兩邊支承傳遞,雙向板向四邊支承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