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的特點

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在會計中的廣泛套用,會計工作經歷了從手工會計到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的初始階段)再到會計信息化這一發展過程。所謂會計信息化,是指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以計算機網路和通訊為主的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加工、傳遞、存儲、套用等處理,建立計算機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全方位的信息。



作為未來會計的發展方面,會計信息化與傳統的會計模式相比,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1、以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化管理為目標,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決策職能。

會計信息化不僅是實現會計核算業務的計算機處理,而且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其他管理子系統充分融合,以及與網際網路上的其他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或網上交易系統充分融合,實現購銷存、人財物的統一會計核算和財務監控的一體化管理,實現物資、資金、信息(包括內部信息和市場信息)流通的協調統一,同時充分利用大型資料庫技術進行財務分析和決策,及時提供滿足經營管理需要的信息,達到對會計業務的信息化管理,從而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決策職能。

2、依據會計目標,按信息管理原理與信息技術重組的會計流程。

在以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管理為目標的前提下,會計信息化不再是簡單模仿手工會計處理事務,或是計算機的延伸,而是充分利用網路和信息技術的優勢突破傳統手工會計的局限。具體表現為:會計數據的採集是通過網路從企業務個管理子系統直接取得,並通過公共接口,與有關外部系統(如銀行、稅務、供應商、經銷商等)相聯結,使會計系統不再是信息的“孤島”,使會計數據的輸入呈分布化和多元化之特點;會計數據處理中人工干預大大減少,從憑證到報表均由計算機來完成,同時整個會計數據處理可即時完成,使其呈集中化、實時化之特點。

3、對於信息輸出,信息使用者通過授權直接獲取,信息提供既及時又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傳統的會計模式使得信息的輸出往往滯後於管理者及其投資人的需要。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由於受通訊技術的限制,遠距離的信息獲取仍受限制。但隨著網路環境的改善,web技術套用於企業的發展,企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隨心所欲地進行信息的交流。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會計信息的及時獲取使得會計工作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會計信息在最佳化資源配置過程中的有效性。

4、會計信息化是以計算機、網路及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技術手段。

會計信息化的所有特徵都是建立在計算機、網路及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基礎上。沒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不可能產生會計信息化的財務軟體,也不可能有實現會計信息化的現實基礎,會計信息化是在“信息技術——業務——財務——管理”四方面信息高度共享的條件下構築的。

由此可見,會計信息化的出現使會計處理工作在信息存貯介質和存取方式、信息處理流程、處理方式、內部控制方式及組織的機構設定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傳統的會計理論和實務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由於審計和會計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它們所面臨的巨變環境是一致性的。毋庸置疑,會計信息化必將導致新的審計體系和審計技術產生,傳統的審計技術模式和體系必將在新世紀、新的環境下進行必要的變革,以適應社會經濟對現代審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