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公告2120.A1—1:對控制過程的評價和報告

解釋《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標準》中的第 2120.a1 條標準 相關標準:第 2120.a1 條標準
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在風險評價結果的基礎上,評價覆蓋機構治理、運營及信息系統等內 容的控制程式的充分性與有效性。此類評價應當包括:
•財務與運營信息的可靠性與完整性;
•運營的效率與效果;
•資產的護衛情況;
•對法律、法規與契約的遵守情況。 本實務公告性質
內部審計師在評價機構控制系統的有效性並將評價意見向管理層和董事會報告時應該 考慮以下建議。當年開展的審計工作應該獲取充分的信息,使審計師能夠對控制系統進行評 價並形成相關意見。是否遵守實務公告由審計師白行選擇決定。
1.董事會的一大任務是建立並維護機構的治理程式,並獲取關於風險管理和控制過程 有效性的保證。管理高層的作用是監督風險管理和控制系統的建立、管理和評價。這種多元 控制系統的目的是支持機構成員對風險進行管理,並實現既定的、已經廣為人知的機構目 標。更具體地說,人們希望這些控制過程能夠保證以下情形的存在:
•財務和運營信息可靠、完整;
•運營工作高效率、有成效;
•資產得到護衛;
•機構的行為和決定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和契約。
2.機構管理人員的一大責任是評價所在領域的控制過程。內部和外部審計師為所選活 動和部門的風險管理和控制過程的有效性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保證。
3.機構管理高層和審計委員會一般希望審計執行主管在當年開展充分的審計工作,並
收集其他可以獲取的信息,以便就控制過程的充分性和效果性形成判斷意見。審計執行主管 應該將關於機構控制系統的總體判斷意見向機構管理高層和審計委員會報告。越來越多的 機構在提交外部利益關係方的年度報告或定期報告中收入管理層關於內部控制系統的報告。
4.審計執行主管應該為來年開發審計計畫草案,保證獲取充分證據,對控制過程的有 效性進行評價。計畫應該呼籲通過審計業務或其他程式,收集關於所有主要操作部門和業務 部門的相關信息。審計計畫還應該特別考慮最受近期或期望變化影響的運營領域。這些環 境的變化可能是市場或投資條件、收購或強制過戶、重組或建立新企業所引發的。所提議的 計畫應該靈活,以便在當年根據管理戰略和外部條件的變化或對機構實現目標期望的修改而 進行調整。
5.在確定所提議的審計計畫時,審計執行主管應該考慮其他人開展的相關工作。為了 最大限度地減少重複和效率低下現象,在確定來年的預期審計範圍時,應該考慮管理層在評 價控制和質量改進過程中所計畫的或最近完成的工作以及外部審計師計畫的工作。
6.最後,審計執行主管應該從兩個角度評價所提議計畫的範圍:計畫是否充分涉及機 構各部門,是否包括各種交易和業務過程。如果所提議審計計畫的範圍不夠充分,不足以就 機構的控制過程做出保證性說明,審計執行主管應該將預期的缺陷、缺陷發生的原因和可能 出現的結果告知管理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