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公告2130—1:內部審計部門

和內部審計師在機構道德文化中的作用: 解釋《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標準》中的第 2130 條標準 相關標準:第 2130 條標準
治理
內部審計部門應通過評價並改進以下程式為機構治理過程作出貢獻:(1)制定和宣傳目 標和價值的程式;(2)監控目標實現情況的程式;(3)確保責任機制的程式;(4)維護價值的程 序。
相關標準:第 2130.al 條標準 內部審計師應檢查機構運營與項目,確保它們與機構價值的一致性。
本實務公告性質 在確定自己在機構道德文化中的作用時,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以下建議。這種作用因機
構道德文化的存在情況、缺乏情況或發展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本實務公告無意囊括開展與 機構道德文化有關的綜合性保證工作或諮詢業務可能需要考慮的所有程式。是否遵守實務公 告由審計師自行選擇決定。
1.本實務公告強調機構文化在建立公司道德氣候中的重要性,並建議內部審計師在改進道德氣候過程中可以起到的作用。
•說明治理過程的性質;
•將治理過程與機構道德文化相聯繫;
•指出,所有與機構有關的人員,尤其是內部審計師,應該充當道德倡導者的角色;
•列舉得到加強後的道德文化的特點。
2.機構套用各種法律形式、結構、戰略和程式來保證自己。
•遵守法律和管理規定;
•遵守一般公認的業務規範、道德觀念,並滿足社會期望;
•為社會提供總體福利,並加強具體利益關係方的長期和短期利益;
•全面真實地向業主、執法人員、其他利益關係方和一般公眾報告,保證對其決定、行 為、行動和業績負責。
機構所選擇的用以履行上述四種責任的行為方式一般被稱為治理過程。機構的治理部門
(如:董事會或受託人或管理委員會)及其管理高層都對治理過程的效果性負責。
3.機構的治理實務反映了影響各方作用、具體規定行為模式、確定目標與戰略、衡量 業績並定義“責任機制”概念的不斷變化的獨特文化。這種文化對機構聲明並容忍的價值、 作用和行為產生影響,並確定機構在履行其對社會的責任時的敏感程度(考慮周到還是無動 於衷)。因此,機構治理過程在履行其期望職能時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機構的文化。
4.所有與機構有關的人員共同分享對機構道德文化狀況的責任。鑒於大多數機構決策 過程的複雜性和分散性,鼓勵每個人都成為良好文化的倡導者,而這種作用是通過正式方式 委託還是非正式表達則無關緊要。道德規範和機構展望/政策說明是關於機構價值和目標、 期望行為、機構戰略(這種戰略是為了維護與機構法律/道德/社會責任相輔相成的 文 化).等內容的重要聲明。越來越多的機構已指定道德主管擔任行政人員、管理人員和其他 有關人員的顧問,並將他們稱為機構內部“做正確事情’’的能手。
5,內部審計師和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在支持機構道德文化中起積極作用。他們在機構內 部得到高度信任,道德操守得到公認,並且擁有成為良好道德倡導者所需的技術。內部審計 師和內部審計部門有能力提請機構領導、管理人員和其他雇員遵守機構的法律、道德和社會 責任。
6.內部審計部門作為良好道德倡導者可能會起多種不同作用,包括道德主管(舉報調查 官、首席稽核官、管理道德顧問或道德專家)、內部道德理事會會員或機構道德氣候的評價 者。在有些情形下,道德主管的作用可能與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相衝突。
7.內部審計部門至少應該定期評價機構的道德氣候以及機陶戰略、戰術、信息流通和為 了實現期望的遵紀守法水平而採取的其他過程的有效性。得到發揚光大的、高度有效的道德 文化一毆擁有以下特徵,內部審計師應該評價這些特徵是否有效:
•清楚易懂的正式道德規範以及相關的說明、政策(包括覆蓋舞弊和腐敗的程式)和其他 道德理想的表達形式;
•有影響力的機構領導經常宣傳並展示的、期望達到的良好道德態度和行為;
•支持並加強道德文化的具體戰略,附有更新延續機構道德文化承諾的經常性項目;
•人們可以通過多種容易採納的方式在保密的前提下舉報違反道德規範、政策和其他不 當行為的嫌疑;
•雇員、供應商和顧客定期聲明,他們知道在與機構進行交易時應該遵守的道德行為要
求;
•明確的責任授權,以保證道德結果得到評價,保密性顧問服務給予提供,不當行為嫌
疑得到調查,所發現的情況得到恰當報告;
•學習機會容易獲得,從而使所有雇員都可能成為道德倡導者;
•鼓勵每名雇員為機構的道德氣候作出貢獻,從而創建積極的人事管理實務;
•對雇員、供應商和顧客進行定期調查,以確定機構道德氣候的狀況;
•對機構內部可能會造成逐漸損害道德文化的壓力和偏見的正式和非正式過程進行定期 檢查;
•將常規參考和背景檢查作為招聘過程的一部分內容,包括誠實性測試和其他類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