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之道二十條

八、做事要有原則

遊戲要講規則,做事要講原則。許多人幹不成事、或做錯事,或把自己送進監獄,就是由於做事不講原則、不堅持原則造成的。因此,我們要給自己確立做事的總原則、分原則等,來指導自己、約束自己。例如,可制定做事的範圍和態度——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該做的事應以怎樣的態度對待。

九、做事要精心勤奮

多想必有方法,多乾必有收穫。去路遠,迴路近。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能生神。許多人看到別人把某事做得很好、很精,就會產生自卑心理、為難情緒,從而打退堂鼓。其實,這是由於“只看到人家的一舉成名,看不到人家的十年寒窗”而引起的。沒有十年寒窗,就不會有一舉成名。沒有台下的十年功,就沒有台上的一分鐘。我記得一個大科學家曾說道:只要你們和我一樣熱愛和獻身科學,一樣地勤奮、專研、努力,你們就一定會成為像我這樣的人。

十、要實幹加巧幹

低頭走路易撞人,埋頭苦幹易無功。埋頭苦幹常出力不討好,抬頭巧幹常省力有大功。我這裡說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在做事時,不僅要勤奮努力,還要有“識”,即有預見性、全局性、長遠性、策略性等。只有這樣,才有助於事業的成功,才會使自己“有耕耘有收穫”。

十一、要精益求精

人無我要有,人有我要精。不學便罷,學就學透;不乾便罷,乾就乾精。萬事通,不如一事精。人活在世,是不能偷懶的,無論乾什麼,要想乾出點名堂,取得大的成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就要求我們,在做事時必須先有上述之決心、之態度。否則,在今天這樣激烈競爭的境況下,你就會——或什麼也乾不好,或什麼也幹不成,或沒有你的立足之地。

十二、要客觀做事

強扭的瓜不甜,強辦的事危險。這裡指的是,要講究做事的條件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條件——外因,做事也是如此。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主觀地做事,要結合具體的、客觀的情況去做事。若時機不到、條件不成熟,我們不要強行去做,否則只能是勞民傷財、有害無益,以失敗而告終。例如,解放初期的“大躍進”運動,就是典型的主觀做事。

十三、要善始善終

萬事開頭難,結尾也難。寫文章時,大家都有這個體會,不知怎樣開頭才好,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又不知怎樣結尾才好。其實,做事也是如此。這就要求我們,做事時不僅要有好的開頭,也要有好的結尾。這樣才能使自己所做的事,更有價值、更有影響。否則,會因不好的結尾而影響整個做事的效果。

十四、要謙虛做事

說到容易做到難,說人容易自做難。當一個批判家容易,當一個實幹家很難。不要一味地指責別人,自己去做很可能還不如別人。為什麼呢?因為“看著”與“做著”有很大的區別。看著很容易的事,真正讓自己去幹了,就會有許多問題擺在你的面前而乾不好或幹不成。在醫院實習的學生,看了幾十次的闌尾炎手術,讓他們主刀時,有的人甚至連闌尾就找不到。

十五、乾該乾能幹的

想不該想的傷心,乾不該乾的傷身。挑膽不動的傷腰,想得不到的傷腦。欲撈海底針尖是傻子,欲要天上星星是瘋子。一個人,成日想著不該想的,幹著不該乾或根本幹不成的事,除了勞而無功外,還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精神傷害,給別人留下談笑的話柄與笑柄。

十六、要依法行事

同一件事,合理合法則好,不合理不合法則壞。例如,同是得到了別人的一件東西,人家主動送你,那是“贈”;人家同意你拿去,那是“拿”;若在人家不同意又不知道的情況下拿了,那是“偷”;若當著人家的面在人家不同意的情況下硬要去拿,那是“搶”。後兩者,就是違法犯罪。因此,我們做事一定要時刻心中有“法”,要依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