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我創業生涯中的5個故事

在新的格局下,國家經濟還要發展還要投資,經濟還要前行,還要按市場的規則去做,靠誰?我覺得民營經濟是個主要的依靠對象之一,民營經濟將會以國有企業和其他的所有制的企業一道,為中國的經濟建設繼續作出更大的貢獻。我想這或許就是改革的邏輯。

第三個故事:拒絕被我們收購的國有飼料廠的下場

在這方面我們其實還是有好多的故事要講的,我們剛創業時那個時候政策環境沒有現在好,但是市場太好了,因為在商品短缺時期,什麼都缺,只要你有,做什麼都賺錢。但是風險也非常大,銀行不給我們貸款,我們跟親友借,到年末了還曾還不出來。但以後我們發展得非常好,很快成為了鵪鶉大王。我們發現鵪鶉畢竟是一個小產業,我們就開始做飼料。

我們開始做飼料的時候那個難,那時糧食要票。我們用鵪鶉蛋換票,人家就去告我們。後面國家糧食統購統銷取消放開了,我們靠市場拼搏就非常有優勢,我們不斷地收購做不下去的國有飼料廠。有一段時間我們收購了國有30多家飼料廠。但有一些會覺得,你一家民營企業憑什麼收購我們啊?但前不久我們清理了一下,發現我們收購的20幾家企業全部都做得很好。當初不同意我們收購的,現在一個都沒有了。市場就是那么殘酷,市場是講規則的。並不是說我們是救世主,跟我們合作就一定能行,而是因為那時我們是按照市場的規則去做,我們更市場化。而那時候的那些國有企業是靠計畫的,計畫糧沒有了,他們自然就倒了。

第四個故事:為了生存差點把把產權送給國家

另外還有一個故事,我們發展得很好,結果到90年代末一段時間社會上的爭論特別多,有人說私營企業個體戶究竟行不行?這時候媒體有很多的討論,我們出去也難了,買糧食運輸業不行了,我們覺得日子太難辦了,我跟我哥找到縣委書記說,我不要產權了,希望聘我們做廠長,但產權我們不要了。我們縣委書記特別好,他說永好,我絕對沒有讓你們關門的想法和決定要收你資產的想法,我建議你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就這句話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到了91年以後小平同志南巡,一聲春雷經濟大發展,一下子全國沸騰了,民營經濟大發展。有資料顯示,在90年前後中國的民營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掉了40%,但之後,民營經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就在這一年我們開始走向全國,在全國各地建工廠收購企業。到現在我們在全國大概有500的家工廠,有8、9萬員工,聯繫了數以百萬計的朋友,我們繼續養豬、養雞做飼料。我作為政協經濟委員會的副主任參與了建議起草非公36條。

之前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和檔案,但落實還是不夠的。但十八屆三中全會不一樣了,從根本格局上談到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性,而且從根本上講中國必須走市場化的道路,由市場來配置資源,而且從格局上來講限制地方政府的投資平台的作用,以及反腐等等這些,我覺得這些為民營企業帶來了新的格局和機遇。

第五個故事:藉助網際網路創新的新創業機會

我是中央電視台和全國共青團的經濟創業的輔導老師和評審,我在很多地方講希望鼓勵創業,希望年輕人都去乾和創。前段時間一個公務員的位置幾十個人、上百個人搶,但創業的激情就弱了。其實年輕人就應該闖一闖,失敗也沒有什麼。但有可能,你就創造了自己的發展格局,創造了自己的機會。中國在新的格局下經濟還要繼續地發展,我們除了去把握這個機遇,還要有新的思索,這個新的思索就是怎么樣進行改革,對企業來說也要做自己的改革,這是變革和創新。我們在創業的時候發現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以前裝音響一定賺錢,我們養鵪鶉、養豬一定都賺錢,我們做什麼都賺錢,但今天不同了,你再做這些都不行了,因為人家已經有很大的規模了,我們不能做這些因循守舊的傳統的事了。我們要做什麼呢?要做一些創新的事。大家說這幾年網際網路發展得最好,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商業,馬雲成功靠的就是智慧,靠的是創新、靠的是變革,第三是服務和讓利。要不斷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