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林”的突破,“林”空出世

我們無法預言林書豪未來會不會成為巨星,但他毫無疑問是名現象級球員。在過去瘋狂的一周里,林書豪四次首發摘下109分的成績是自1976-1977aba與nba合併以來最高的,超過了喬丹、拉里·伯德和詹姆斯。前尼克斯和火箭隊主帥范甘迪認為林書豪在場上表現出非常強的比賽閱讀和控制能力,“他的比賽思路清晰,知道什麼時候該傳球,什麼時候該投籃。這看起來簡單,實際並非如此。”

運氣不足以解釋林書豪的成就。他的大學教練阿瑪克說,“他需要點運氣嗎?當然。但當機遇來臨時,他做好了準備。這個孩子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整個人生都在為之奮鬥。”在對決中輸給林書豪的科比·布萊恩特也表示,“球員都不是憑空誕生的。如果你去回顧一下,會發現他的球技一開始就在那裡,只是從沒有人注意到。這是個偉大的故事,是堅韌與勤奮的最好證明。”

美國偶像

如果不是因為有族裔的背景,林書豪的美國故事也許並不會引起媒體這么強烈的關注。亞裔已經慢慢確立了自己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科技和藝術等領域裡的形象,但在nba歷史上的亞裔球員仍然屈指可數。在林書豪的經歷中,亞裔身份或多或少地給他帶來過影響。

在哈佛打球時,有球迷沖他喊過“回到中國去”、“交響樂隊在校園另一頭”;到尼克斯之後,麥迪遜廣場花園的安檢人員還經常問他是不是訓練師。在公眾的固定思維里,東方面孔與職業籃球之間仍然有一條鴻溝,需要更多像姚明、林書豪這樣的人才能填平。

洛杉磯湖人隊的“小魚”費什爾說,“身上背負著整個大陸的希望。我只需要照顧到阿肯色小石城就夠了。”

在林書豪之前,姚明代表了亞洲。但林書豪不是姚明第二,姚的角色是中國的,而林的角色才是美國的。對美國亞裔群體來說,林書豪的經歷給了他們自信和勇氣去跨越過去的障礙,在陌生的領域尋求突破,就像張德培、伍茲和關穎珊曾經和正在帶給他們的啟示一樣。

在尼克斯的主場麥迪遜廣場花園球場,越來越多的亞裔球迷戴著林書豪的面具,自始至終為他吶喊助威。這些美國亞裔在林書豪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而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人在他身上看到的則是姚明的影子。

說到姚明,林書豪總把他當做典範,“我每場比賽之後都會跟姚明聊一下。每次遇到在同一個城市,他都會帶我出去吃飯。他就像我的大哥,我們一直保持聯繫。”

雖然像nba總裁斯特恩所說的,單論影響程度,林書豪很難超越姚明。但微博上有關林書豪的話題吸引的留言能上百萬,短短一周內,他的新浪微博冬粉從19萬飆升到92萬,連cctv都為他改變轉播日程。

大陸的對面也陷入這片狂熱中。因為林書豪的父母都從台灣移民去美國的,台灣媒體競相去採訪林家在島內的親屬,挖掘任何能把林書豪與台灣聯繫起來的信息。連馬英九在“內閣”會議上都特地拿林書豪作例子,鼓勵成員們多些團隊合作精神。

據台灣媒體報導,早在林書豪帶領哈佛大學在ncaa闖出名堂的時候,就已經引起了中國籃協和中華台北籃協的關注。雙方都曾經接觸過林書豪,希望日後他能代表自己協會征戰國際賽事。

2010年,台灣《中華時報》報導稱,由於中國不允許第二國籍,在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林書豪不想放棄美國國籍,已經決定加入中華台北男籃。然而,林書豪並沒有在亞運會為中華台北隊出場。

去年夏天nba停擺時,台灣媒體再度爆料,說林書豪已經回復了中國籃協,他不會代表中國男籃出戰亞錦賽。

最近,中國籃協終於透露,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時任中國男籃主帥的尤納斯便曾向籃協推薦過林書豪,但在了解其為美國國籍之後,籃協當時便已經放棄了招其入旗下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