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47歲創業的億萬富翁(三)

其間,他甚至跑到四川外語學院去強化了半年英語,成為該校年齡最大的學生,後來也被老師譽為最勤奮進步最快的學生。

1991年,他租來別人的執照做香菸生意。這裡,他看到了:利潤雖豐厚,但做法太“黑”,不僅百分之百的偷稅漏稅,而且其中充滿了黑社會的“碼頭文化”。一個月後,他逃了出來,或者說又一次主動撤出。尹明善抱定的信念是:凡不能在陽光下公開的生意,是無法成長為真正的事業的!即便它可賺大錢,也不能幹。

有段時間,他幫助朋友在重慶解放碑做百貨生意,自己則義務做參謀好幾個月。那段時間,使他對真正的市場脈象,有了進一步的切身的體會。

機會偏愛有準備的頭腦。終於,他發現了家鄉重慶山城獨有的一個重大商機:機車!

55歲時,開始了第二次再創業的輝煌歷程90年代的山城重慶以機車聞名,行業老大“嘉陵”和老二“建設”都齊集於此,因而,也帶動了一大批生產銷售機車及配件的民營企業,人稱“摩托幫”。不過,在外人看來,當時,這條道上已經有兩隻大老虎攔路,更已有數不清的同行在虎視耽耽,沒有相當的實力,要一頭扎進這個行業,風險也是不小的。因為,兩大摩托集團隨便有個小動作,雖可使一些人一夜致富,但也能讓另一些人轉瞬垮台。一位“摩托幫”朋友,經營著一家校辦機車廠。有一次聊天時告訴尹明善,他每個月需要幾百台發動機,卻要到河南去買,價格很高而質量很差,而本地的嘉陵、建設是不願意把發動機賣給其它小廠的。

正在到處探尋商機的尹明善,敏銳地從這個信息中找到了他想要的靈感。在仔細研究了當時摩托行業的狀況,並盤算了其間的風險與機會的比率後,時年已55歲的尹明善,決定進入機車行業,傾注他第一次創業時掘獲的全部資金20萬元,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再創業的輝煌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