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選擇這種形式的成長

然一個人是無法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這時代,大家了解旁人,習慣是拿些物化標籤往人身上一插,加上一些浮光掠影的隻言片語,就大致構成印象里的一個人了。誰在乾點啥,其實誰都不了解。最後總是歸於一些表面的標籤的片斷的印象流東西。這挺正常,誰都沒權利要求別人來徹底了解自己。本來,被誤解和誤讀是人生最不可避免。

許多壓力,其實來自於外界“熱烘烘的氣氛”。在那個你所認識的小圈子,或者,你想像出來的小圈子裡,你不希望自己被他人非議,然後開始順從外界的標準。為什麼要為一些也許並不怎么了解你的人,去把一些不屬實的標籤貼自己身上呢?

自己追求的東西,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有人並不喜歡孩子,爸媽也沒給太大壓力,但是覺得“到這個歲數,都該要個孩子”,於是便想要個孩子了。諸如此類,許多需求並非我們需要,而是自我暗示出來的。

人是一種善於自我暗示的動物,能暗示自己走向消極,也自然能暗示自己朝向積極的方向,擺出一副“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有時也會無意間變成一種姿態。聰明人會懂得利用這一點,不那么聰明的人常會在“我是一個我自己很滿意的形象”中快樂著。

所以,說到底,如果去掉“為他人忙碌”的虛耗時間生活是可以大幅度簡化的。把時間多留給自己真正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