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技巧:吃虧在明處吃

無論是大虧,還是小虧,只要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有所幫助,就一定要儘可能地吃下去,不能皺眉。尤其是大虧,有時更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紅頂”商人胡雪岩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他的發跡史實際上就是一個善於做人,善於吃虧的經歷。

胡雪岩原本只是江浙杭州的一個小商人,他不但善於經營,而且還知道如何做人,頗通曉人情,懂得“惠出實及”的道理,往往會給周圍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鬧不能使他滿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業。他想,在中國,一貫重農抑商,單靠純粹經商是不太可能出人投地。大商人呂不韋另僻蹊徑,從商改為從政,名利雙收,所以,胡雪岩也想重新走這條道路。

杭州有一個小官員名叫王有齡,他一直是一位有野心的人,很想往上爬,但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他也只能罷了。胡雪岩與他也有些來往,隨著交往加深,兩人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目的,只是殊途同歸。王有齡對胡說:“雪岩兄,我並非無門路,只是手頭無錢,空手總是套不了白狼。”胡雪岩說:“我願意傾家蕩產來幫助你。”王有齡說:“我富貴了,決不會忘記胡兄。”

胡雪岩變賣了家產,籌積了幾千兩銀子,送給王有齡。王去京師求官後,胡雪岩仍舊幹著以前的行業,別人的對他的譏笑他從不放在心上。

幾年後,王有齡穿著巡撫的官服登門拜訪胡雪岩,問胡有何要求,胡說:“祝賀你福星高照,我並無困難。”

王有齡是一個非常講義氣,重感情的人,他利用職務之便,令軍需官到胡的店中購物,胡雪岩的生意越來越好、越作越大。他與王有齡的關係更加密切了。

後來,太平軍占領了杭州,王有齡上吊自殺。失去王有齡這個大支柱,對於胡雪岩來說,就是天塌地陷了,但他並沒苦悶多久,又重新找到了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銀子,為左的湘軍辦糧餉和軍火,贏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後來,隨著左宗棠權力不斷地升高,胡雪岩的好運也是連續不斷,被左宗棠舉薦為二品官,成為大清朝唯一的“紅頂商人”。

胡雪岩的成功除了靠本身的經商才智外,最關鍵的就是靠他練達的社交能力,他善於製造機會和利用機會,更知道利用人情世故,懂得吃虧,吃明虧,令朋友信賴他的寬厚和真誠。因他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今天,給朋友的是一滴水,明日,朋友將以湧泉來相報,古人早就說過“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瑤琚”,胡雪岩就是以吃明虧來交友,以吃明虧來發展自己的宏圖。

《菜根潭》上說:“人之短處,要曲為彌逢;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它的意思就是說,別人有缺點或過失,要婉轉地為他掩飾或規勸他,假如去揭發傳揚,就是用自己的短處來攻擊別人的短處,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的好處。

所以,有時要學會吃虧為朋友掩飾一些是非,既讓他覺得欠你的人情,又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凡是會交朋友會辦事的人,都會很樂意地為朋友遮掩一下,這是中國人常用的手法。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相界,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也都在各自的地里種了西瓜。

梁國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極好;而楚國的亭卒懶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與對面西瓜田的長勢簡直不能相比。楚國的亭卒覺得失了面子,有一天夜裡偷跑過去,把梁國亭卒的瓜身全給扯斷了。梁國的亭卒第二天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給邊縣的縣令宋就,並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好了!”

宋就說:“這樣做當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們明明不願他們扯斷我們的瓜身,那么我們為什麼再反過去扯斷人家的瓜秧呢?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而且,你們這樣做,一定可以讓它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