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飲法

中國的廣東、福建、台灣等地,熱衷於喜歡用小杯品啜烏龍茶,特別是閩南,以及廣東潮汕地區的人們對啜烏龍茶最為講究,沖泡也頗費工夫,故而稱之為飲工夫茶。

品啜烏龍茶需具備以下條件,方能嘗到茶之妙趣,升華到藝術享受的境界。

首先,要根據各人的品味,選好中高檔烏龍茶,如武夷水仙、鐵觀音、黃金桂、鳳凰單樅、凍頂烏龍等。

其次,要備好一套專門茶具。

比較講究的廣東潮汕人,從火爐、木炭、風扇,到茶洗、茶壺、茶杯、沖罐,等等,大大小小10餘種。一般人家飲烏龍茶,也總備有一套專門茶具。啜烏龍茶的茶具,人稱“烹茶四寶”:潮汕風爐、玉書碨、孟臣罐、若深甌。潮汕風爐是一隻縮小了的粗陶炭爐,專作加熱之用。玉書碨是一把縮小的瓦陶壺,高柄長嘴,架在風爐之上,專作燒水之用。孟臣罐是一把比普通茶壺小一些的紫砂壺,專作泡茶之用。若琛甌是個只有半個桌球大小的杯子,通常3~5隻不等,專供飲茶之用。

飲茶時,先備好茶具,即泡茶前用沸水把茶壺、茶盤、茶杯等淋洗一遍,使茶具保持清潔和相當的熱度,俗稱備具。

然後是整形:

即將烏龍茶按需倒入白紙,經輕輕抖動,將茶葉粗細上下分開。並用竹匙將粗茶和細末分別堆開。

接著是置茶:

通常將碎末茶先填入壺底,其上再覆以粗條,以免茶葉沖泡後,碎末填塞茶壺內口,阻礙茶湯的順暢流出。

第四是沖茶:

沖茶時,盛水壺需在較高的位置循邊緣不斷地緩緩衝入茶壺,使壺中茶葉打滾,形成圈子,俗稱“高沖”。

第五是刮沫:

就是沖茶時,沖入的沸水要滿出茶壺,溢出壺口,再用壺蓋輕輕颳去浮在茶湯表面的浮沫。少數也有將茶沖泡後,立即將水倒去,俗稱“茶洗”,把茶葉表面塵污洗去,並使茶之真味得以保存。其實,刮沫和茶洗,其道理都是一樣的,就是達到洗茶的作用。

第六是洗盞:

刮沫後,立即加上壺蓋,其上再淋一下沸水,稱之為“內外夾攻”,與此同時,用沸水沖泡茶杯,使之清潔,以便待用。

第七是斟茶:

待壺中之水靜置2~3分鐘後,茶之精美真味已泡出來了,這時用拇、食、中三指操作,食指輕壓壺蓋的鈕,中、拇指緊夾壺的把手。斟茶時, 注湯不宜高沖, 需低斟入杯。茶湯要輪流注入幾個杯中, 每杯先注一半, 再來回傾入,周而復始,漸至八分滿時為至,這叫“關公巡城”。若一壺之水正好斟完,就是“恰到好處”。講究點的,還將最後幾點濃茶,分別注入各杯,此謂“韓信點兵”。

第八是品飲:

品茶時,一般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夾住茶杯杯沿,中指抵住杯底,先看湯色,再聞其香,爾後啜飲。如此品茶,不但滿口生香,而且韻味十足,才能真正領會到品烏龍茶的妙處。

烏龍茶因沖泡時,壺小,茶的用量大;加之 烏龍茶本身亦較耐泡,因此,一般可沖泡3~4次,好的烏龍茶也有泡6~7次的,稱“七泡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