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還需合理用油

無論是家庭還是餐廳酒樓,烹製菜餚大都離不開用油。清炒素菜或炒制葷菜時放點油,除了有傳遞熱能的作用外,還可以調和菜餚的滋味,增進人們的食慾,同時用油也可以為人體提供必不可少的脂肪。

然而,目前許多廚師在烹調用油時卻走入了誤區:一是認為“油多不壞菜”而“黑起放油”;二是不能根據菜餚的特點而掌握好油溫;三是將油反覆使用,使油脂中的營養成分因化學變化而遭到破壞,同時產生出有毒物質而影響食用者的健康。為此,筆者特針對這三種現象談一談自己對合理用油的一些體會,供大家參考。

一、烹製菜餚時用油要適量

做菜時用油和用其它調味料一樣,都應以適量為度。油放少了,菜餚會幹澀,缺乏油潤感;油放多了,油脂會形成油膜包裹在原料上,使其它的調味料難以進入原料內部,從而影響成菜的滋味。而且用油量過大時,需要勾芡的菜餚還可能出現著芡不均、汁料分離的情況。當然,油多了還會使人產生油膩感,最終影響食慾。
另外,菜餚里放油過多,對人的身體健康也不利。由於菜餚的用油過多,菜餚的外面會包上一層油脂,人食用後,腸胃裡的消化液不能完全與食物接觸,從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容易引起腹瀉。另外,若是人們常吃油膩的食物,還會加大膽汁和胰液的分泌,誘發膽囊炎和胰腺炎,導致“三高”疾病發生。

那么烹製菜餚時究竟放多少油才算適量呢?

一般來講,用小油直接炒菜,用油量應該占原料用量的25~30%,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小油鍋”。這類菜餚有素炒豌豆尖、炒野雞紅、鹽煎肉、牛肉末炒泡豇豆等,食後具有菜完滋汁乾的特點。

某些菜餚出於定形、增色、增香的需要或為達到脆、嫩、酥、香的目的,炒菜時往往要求採用走油或滑油的方法。

走油,是將塊、段或整形原料放入旺油鍋中,使之受熱凝固、結殼、定形、上色和脆化的方法。走油法是許多菜餚的預熟加工方法,多用於以燒、燜、扒、熘等法成菜的菜餚。走油法用油量一般為原料的4~5倍,有的多至10倍,故稱為大油鍋。原料走油後,應將油瀝淨,以便下次再用,因此其實際用油量約占原料用量的30%,如糖醋裡脊、脆皮魚等。

滑油,是將碼味上漿的細嫩原料,放入溫、熱油鍋中,用手勺或竹筷滑散至變性成熟的方法。原料滑油後,要瀝淨油,再用滑炒、滑熘的方法成菜。滑油的用油量一般占所滑原料的2~3倍,稱之為中油鍋。

原料滑油後也應將油瀝淨,以便下次再用。用這種方法成菜的總用油量大概是原料用量的25%。如芙蓉雞片、魚香肉片、清炒蝦片、韭黃肉絲等。

二、烹製菜餚時要掌握好油溫

使用油鍋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懂得怎樣鑑別油溫,並根據不同的菜餚去正確掌握油溫。一般烹製菜餚用油的沸點在200~300℃之間,油溫變化幅度較大,特別是在旺火熱鍋內變化極快,若缺乏經驗,則難以掌握。由於在烹製菜餚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用溫度計來測量油溫,因此憑經驗鑑別油溫就顯得很重要。這裡便將一些鑑別油溫的經驗介紹如下:

冷油溫 油溫約一二成熱,鍋中油麵平靜。適用油酥花生、油酥腰果等菜餚的烹製。原料下鍋時無反應。

低油溫 油溫三四成熱,油麵平靜,面上有少許泡沫,略有響聲,無青煙。適用於乾熘,也適用乾料漲發,有保鮮嫩、除水分的作用。

中油溫 油溫五六成熱,油麵泡沫基本消失,攪動時有響聲,有少量的青煙從鍋四周向鍋中間翻動,適用於炒、熗、炸等烹製方法。具有酥皮增香,使原料不易碎爛的作用。下料後,水分明顯蒸發,蛋白質凝固加快。

高油溫 油溫七八成熱,油麵平靜,攪動時有響聲,冒青煙。適用於爆和重油炸等方法。具有脆皮和凝結原料表面,使原料不易碎爛的作用。下料時見水即爆,水分蒸發迅速,原料容易脆化。

掌握好油溫,還須根據火力大小、原料性質以及投料的多少來決定:

1、用旺火加熱,原料下鍋時油溫應低一些,因為旺火可使油溫迅速升高。如果火力旺,油溫高時下入原料,極易導致原料粘結、外焦內生。

2、用中火加熱,原料下鍋時油溫應高一些,因為中火加熱,油溫上升較慢。如果在火力不旺、油溫低的情況下投入原料,則油溫會迅速下降,造成原料脫漿、脫糊。

3、應視投放原料的多少而決定油溫,投放原料量大,油溫應高一些,因原料本身的溫度會使油溫下降,投量越大,油溫下降的幅度越大,且回升較慢,故應在油溫較高時下入原料。反之,原料量較少,下鍋時油溫可低一些。

4、要根據原料的老嫩和形狀的大小來決定油溫。質地細嫩,形狀較小的原料,下鍋時油溫應低一些,反之,油溫則應高一些。
當然,掌握好油溫必須綜合考慮,靈活掌握,視各種條件合理地控制油溫,這樣才能烹製出合格的菜餚來。

三、烹製菜餚用油應注意的問題

1、用菜籽油烹製菜餚,應除去油中的異味。菜籽油在加熱時,因油中含有黑芥子苷而會產生某種異味。若是在烹製菜餚時,使用蒜片、蔥段、花椒、大料等香料爆鍋,便可除掉異味。

2、切忌將食用油長期反覆加熱使用。在餐廳酒樓的廚房,烹調後會餘下很多油,而廚師往往愛長期反覆地對其加熱使用。其後果是:油脂會發生分解、聚合等化學變化,從而致使油脂變質,不僅使其中的維生素A和E遭到破壞,降低其營養價值,而且還會生出甘油脂二聚物等12種有毒的非揮發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