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的科學吃法

 首先,應粗細兼備,混合食用,提高主食的營養價值。有些人終年吃大米,也有人終年只吃麵粉,這樣的吃法都不好。最好的是既吃米又吃麵,還要吃些粗雜梁,以獲得全面營養。比如,米、面蛋白質中缺乏賴氨酸、色氨酸,將幾種糧食混合食用,就能使生理效能較低的蛋白質在胺基酸上取長補短。這種吃法在營養學上叫“蛋白質互補”。比如,大豆富含賴氨酸,在穀類糧食中補充適量大豆,可大大縮小補賴氨酸的不足,提高糧食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各種豆類、蕎麥、莜麥、高粱、小麥和薯類等都是蛋白質互補的好原料。
 其次,要提高粗梁的食用品質,調劑口味,最常用的方法是粗糧細做。比如,用粗細糧混合製作金銀花捲、雜合麵條、雜合面煎餅、雜合面窩頭、栗子面饅頭、小米麵饅頭等,還有很多乾稀搭配的科學方法,如油條配豆漿,饅頭、花捲酸玉米粥或小豆、小米粥、窩頭、發糕配麵湯或大米粥等,這樣既可增進食慾、提高人體消化率,又可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隨著食品科技的發展,新開發的多種雜糧食品很受消費者歡迎,如蕎麥和莜麥製成的麥片粥、麥仁粥、麥粉羹、玉米片、膨化玉米食品等,都是營養價值高,易消化的優質食品。
 五穀雜糧能提高人體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質,但質量不太好,而肉、蛋奶副食品含有優質蛋白質,可彌補主食的缺陷。包子、餃子、餛飩、豆沙包等是蛋白質互補的理想吃法,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上應提倡這種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