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與臭豆腐

  最近有一篇名為《現在女生10大惡習》的網文非常流行,文中有一段說關之琳關美人有潔癖,每天至少洗3次澡,可她去路邊攤子吃臭豆腐吃得比誰都香。看罷頓時有些興奮,老婆總說我的品位很不白領,罪狀之一就是喜歡吃聞上去、看上去都很噁心,想到它的製作過程就更噁心的臭豆腐。如今好了,你能說時尚的關美人吃臭豆腐就沒品位?假如不能,同理推斷,就不能說吾輩臭豆腐愛好者沒品位。

最早吃臭豆腐是在上海,一毛錢四塊,四四方方看上去氣鼓鼓的,和後來吃到的臭豆腐很不一樣,不怎么臭,味道也沒有留下多少印象。後來到了武漢,相當長一段時間,臭豆腐還是一毛錢四塊。武漢人管臭豆腐叫臭乾子,或許因為它大小形狀更加接近普通豆腐乾,顏色炸出來是金黃的。那是八十年代初,武漢的巷子裡有許多炸臭乾子的小攤子,一兩張小矮桌、幾個凳子、一口油鍋便是攤子的全部家當。這種單一小成本餐飲之所以可以生存下去,很需要感謝我們這些中國小生。中午、下午兩撥放學潮湧過,那些小攤子老闆一天的生計就有了著落。

吃了十多年臭豆腐,一直不知道臭豆腐有什麼名號。直到九十年代末,武漢的臭豆腐才有了“冠名”,許多攤子上都用斗大的毛筆字號稱自己是“正宗長沙火宮殿臭乾子”,有的還把“火宮殿”寫錯為“火官殿”,好在一般顧客也不知道。此時,街上的臭乾子都由黃色變成了黑色,面積比原來小了許多,調料由簡單的辣醬變成了“複合調料”,通常還會撒上些香菜,味道果然比以前好多了。

去年十一去長沙,終於在湘江旁的坡子街里找到了聞名已久的火宮殿。這才知道火宮殿名頭很大,被譽為湘風小吃的源頭、湘菜的主要代表。火宮殿過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廟宇,又名“乾元宮”,始建於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距今已有250餘年。晚清時期,發展成為祭祀、看戲、聽書、觀藝、小吃的廟市。人們把它同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相媲美。“一宮二廟(閣)三通四景八小吃十二名餚”是它最大的特色,其中臭豆腐就是八小吃之一。

臭豆腐只是火宮殿美食中很小的一個組成部分,火宮殿卻因它名揚省外,足見臭豆腐並不因為其身價低微而沒有地位。就像生活中其貌不揚的小人物,就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業。

真正的火宮殿臭豆腐製作工藝很講究,調底料就很複雜:先收集醃芥菜餘下的汁水、臭覓菜水、廢棄的豆豉水、臘八豆的湯水,廢棄的香菇頭子、冬筍老兜、蝦殼……用鍋燒沸,再轉文火熬,隨後棄渣取水,再加10%的紹酒和10%的老滷水,裝入陶缸,用沙袋蓋嚴,讓它自然發酵,到了第二年春分,底料有了臭香味,水也變成了墨綠色。這時,把若干塊水豆腐用紗布包好,放入缸內底料中浸泡10天,至水豆腐里外均呈淺綠色,取出棄之不用,再取新鮮水豆腐包好泡入底料中,每隔10天一換,一直泡至立夏時,底料便會生出一股濃郁的臭香。隨之加入2%的青礬,製作臭豆腐的底料才算完成。

如此麻煩的工藝,當然不可能推廣。今天我們吃到的臭豆腐恐怕其臭都是“速成”的,至於如何速成?不說也罷。前輩常以“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勸我們不要太講究食物的絕對純淨,現在這樣說當然太不白領了。不妨改為“美人都能吃,你為什麼不能?”說起來似乎更理直氣壯一些。大不了你吃完臭豆腐也洗三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