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食俗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南北朝是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

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製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於後代的炸元宵。唐朝的元宵節食是面蠶。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都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只是應節食品較唐朝更為豐富。

及至南宋,就有所謂“乳糖圓子”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到了明朝,人們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糰子。劉若愚的《酌中志》記載了元宵的做法:“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清康熙年間,御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是聞名朝野的美味。馬思遠則是當時北京城內制元宵的高手,他製作的滴粉元宵遠近馳名。符曾的《上元竹枝詞》云:“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詩中所詠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馬家元宵。

近千年來,元宵的製作日漸精緻。光就麵皮而言,就有江米麵、高粱面、黃米麵和包穀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鹹葷素,應有盡有。製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的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隨時都可以來一碗以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