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美食“西河煎餅”

  “煎餅一張張,棒子小麥都出香,卷著豆腐就鹹菜,個個吃的白又胖”,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河鎮,有這么一首民謠流傳甚廣。長久以來,煎餅作為西河人的傳統主食,極富地方特色,出生於淄川的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曾寫過一篇《煎餅賦》來讚美它。近年來,隨著市場的開放,大量客商來淄博做生意,西河鎮政府不失時機地將這一風味名吃加以推廣,於是,西河煎餅便以其“薄如紙,味如飴,營養豐富,口感細膩”的特點一炮打響。

  在西河,幾乎家家院裡都有一盤石磨,用來磨製攤煎餅用的糊子。過去,糊子以玉米、小麥和豆類居多,而今西河百姓又開發出大米、小米、芝麻、高粱、紅棗、蔬菜等30餘個品種供客商選擇。西河煎餅採用傳統加工工藝,純手工製作,糧食要經過多次淘洗,一夜浸泡,然後放入1/3或一半的孰料,這樣磨出的糊子才好烙,攤的煎餅才更爽口。磨糊子是件很費工夫的事,二三十斤糧食要花兩三個小時,往磨眼添料也得是有經驗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的糊子才細膩均勻。

  攤烙要求的技巧性極高,想練成這一絕活就得先會使用西河人的“三件寶”:鏊子、刮耙和油擦。鏊子,鐵制,圓形,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加熱,上面即可烙制煎餅。唐人《朝野金載》中有“熟鏊上猢猻”語,可見煎餅歷史之悠久。刮耙,木製,版狀弧形,有柄,把糊子舀到熟鏊子上用它薄薄地左右攤勻。油擦,又稱油搭子,是用十幾層白布縫製的方形擦子,蘸上食油擦鏊子,防止煎餅粘在鏊子上揭不下來。

  因為煎餅有諸多好處,西河人便將它作為當家飯食,攤煎餅也就成了婦女必須掌握的手藝,據說在過去,女孩子要是攤不好煎餅就難以找到好婆家。概括來說,煎餅有四大特點:一是薄如紙,極易成熟或加熱,食用方便,還可卷上各類菜餚一起吃,上學的孩子經常向媽媽撒嬌:“棒子麵煎餅卷雞蛋,不給俺吃俺不念。”二是純糧製作,富含纖維,無糖,便於人體消化吸收。三是存放時間長,不宜變質,不需添加防腐劑,因它含水分極少,出售前已經晾乾。四是硬度和韌性高於其它麵食,咀嚼時間長,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慾,還能帶動面部神經運動,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神經的敏銳性,延緩衰老,不失為一種天然綠色保健食品。

  現如今,西河煎餅已備受人們的喜愛,由過去的解決溫飽變成了村民致富的主心骨。據統計,該鎮現有煎餅加工戶1000多家,以銷售煎餅為主的個體經營戶40餘家,年銷售煎餅在300萬公斤以上,銷售額達1000萬元。在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天際山、博裕、永傑等煎餅銷售公司與農戶簽訂長年供貨契約,形成了“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並積極拓展市場,產品遠銷北京、上海、黑龍江等大中城市。

  而今,走上致富路的西河人,依舊吃著煎餅就著鹹菜豆腐,過著天下老百姓實實在在、紅紅火火的日子,淡定,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