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不可不吃八種水果

 

  北方的冬天寒冷而乾燥,此時人們多有鼻、咽乾燥不適及皮膚會幹燥、瘙癢的感覺。在暖氣或空調充足的室內,這種感覺更為明顯。“冬季吃水分充沛、營養充足的水果,就是保養身體的天然‘保健食品’。”營養師甘玲為大家介紹了幾種應季水果的營養價值和適應人群。

  西柚

  西柚是少有的富含鉀而幾乎不含鈉的水果。因此,是高血壓、心臟病及腎臟病患者的最佳食療水果。它含有豐富的果膠成分,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減輕動脈血管壁的損傷,維護血管功能,預防心臟病。

  西柚還含有天然葉酸,是孕期婦女的首選水果。此外,它不但營養豐富,更有助加快骨骼的生長。

  甘蔗

  勞累過度或飢餓頭暈的人,只要吃上兩節甘蔗就會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但是,由於甘蔗性寒,對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

  香蕉

  冬季容易導致“冬季抑鬱”,而香蕉含有一種特殊的胺基酸能幫助人製造“開心激素”,減輕心理壓力,解除憂鬱,令人快樂開心。同時,香蕉中鉀的含量豐富,鉀有助於人體內過多的鈉的排泄,因此多吃香蕉可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醫認為,香蕉性味甘寒微澀、無毒,具有清熱止渴、清胃涼血、潤腸通便、降壓利尿等作用。對於口渴、便秘等陰虛腸燥或血熱氣滯者尤佳。若脾胃素虛、陽氣不足的人食香蕉就會適得其反,反會使虛火更旺。果皮全黃,帶有褐色斑點、堅實的新鮮香蕉,其質量是最好的。

  梨

  新鮮梨的含水量有83%。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咳、化痰清熱、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季發熱和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乾喉疼,大便燥結症較為適宜。

  營養學認為,梨具有清心潤肺的作用。對肺結核、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所出現的咽乾、咽部癢痛、喑啞、痰稠等症都有好處。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症狀。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對於肝類疾病、肝硬化患者來說,作為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

  民間流傳“幾顆杏桃三把火,日食數梨不為多”的諺語,說明多食梨有益無害。因為梨性寒冷,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後高熱煩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但不宜生吃,可以切塊煮水食用。

  蘋果

  鮮蘋果含水量85%。蘋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食物纖維——果膠,果膠可以保護腸胃,可預防大腸癌。蘋果中的酸味蘋果酸可以促進消化,還可以穩定血糖,預防糖尿病。蘋果鉀含量豐富,可以防治高血壓。蘋果還能防癌,預防鉛中毒。

  但是,蘋果不宜和海味同食,因為蘋果中含有鞣酸,與海味同食不僅降低海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還易發生腹痛、噁心、嘔吐等。吃蘋果時要細嚼慢咽,這樣不但有助於消化,還對減少人體疾病大有好處。

  山楂

  山楂含有較高的熱量,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鐵、鉀和Vc。另外,它所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可擴張血管、降低血脂、增強和調解心肌功能,有防治冠狀動脈硬化的作用。

  獼猴桃

  獼猴桃中富含Vc,比橘子、蘋果等水果高几倍甚至幾十倍,同時還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礦物質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經常吃獼猴桃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病率,而且因為含有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所以獼猴桃還有清熱降火、潤燥通便、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獼猴桃富含精氨酸,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動,阻止血栓的形成,對降低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塞、動脈強硬化等心血管的發病率特別有效。

  獼猴桃很少有病蟲害,所以是少數無公害的水果。但是,它性質寒涼,脾胃功能較弱的人不宜食用過多。情緒低落,常吃燒烤的人應經常吃獼猴桃。食用獼猴桃後不宜馬上喝牛奶。

  橘子

  橘子的熱量比較低,但是膳食纖維、鉀、類黃酮和Vc、Vp、Va、Ve含量較高。

  不過,橘子食用過多易上火,引起口腔炎、牙周炎等。推薦每天食用1-3個,吃完後及時刷牙或者漱口,否則對牙齒不好。尤其是腸胃功能差的人,一次不要吃大量的橘子。另外,飯前或者空腹不宜吃橘子。吃橘子前後1小時不要喝牛奶,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果酸會凝固,從而影響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