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斯理傳奇系列之黃金故事》讀後感

說實話,《黃金故事》第一節讓我看的很勉強,覺得不像衛斯理其它故事那樣吸引人。甚至還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感覺。我也做了一些故事可能發展的假設,後來證明都不對。

看到後來,自然是越來越吸引人。不過已大致明白作者要表現什麼了。

作者說《黃金故事》採用了一種新方法的寫作,但其實在敘事的手法上自然還是衛斯理式的。

這種新的方法也確實有與其它衛斯理顯然不同之處,最明顯的就是不時插那么一些普通的科學知識進來,說普通,我是指擁有高中理化生知識的人都明白。當然這些科學知識不是亂插,總是在講到相關時插入,不過部分還是覺得有些多餘。

例如說殺一個人,先說是刺到哪些肋骨之間,再接著說那正是心臟的所在,於是就順便告訴了你一個人體結構的知識。

寫的比較好的,要數刺殺哥老會龍頭那一段。作者於動作描寫中穿插了一些物理規律,如克卜勒定律公式,牛頓第三定律,以至後來討論子彈的速度和聲音在什麼溫度下的速度,感覺很是那么回事。

如果沒有“衛斯理系列小說是科幻小說”這種新入為主的干擾,在開始到後來的大篇幅內絕對不會認為這是什麼科幻小說,甚至幻想類小說也說不上,不過那種推理性還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說衛斯理系列中許多小說是穿了一套科幻的衣服,那么《黃金故事》頂多也就是戴了一頂科幻的帽子。甚至可以這樣講:如果衛斯理向讀者擺掉那種似真還假的感覺,這個故事可以完全不與幻想小說沾邊。

但此篇衛斯理卻還真不能擺脫,故事雖然只是一個故事,但它所要表現的東西卻又是實實在在的。這種實際的存在是固有的,是人類社會無法迴避的,不受人類社會時空的限制。或許正是基於此,文中的科幻色彩,故事情節正是通過兩個不受時空限制的人來表述。(這兩個人是誰?在故事中將要說而未說的時候我就已經猜到,我想這是一直看衛斯理小說後自然形成的,看來我“中毒”也不淺了。)

文中,尤其是開頭出現了許多很有道理的話,但無疑都是對人類劣性的概括。這些語句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好似古龍小說的寫法。誰叫兩位大家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呢?

如:

對於一個一生之中,只有殺人意念的人來說,要他悔改,是不可能的事。這可以是一個公式,可以用任何字眼來替代“殺人”,例如說:對於一個一生之中,只會爭權的人來說,要他悔改,是不可能的事……

或許,只有在瀕臨死亡之前的一剎那,才會有一絲悔意,然而,一當有了一線生機,原來的意念,立時又會掩蓋一切。

像這樣的話,到底算不算真理,我不敢說,也無法去印證,但給人的感覺卻總是很有道理的。最巧妙與智慧之處,居然是倪匡先生竟將他的哲理提煉為一種公式。對人性的分析真可謂透徹了。而這篇故事也正是透徹的鞭笞了人類的劣根性。

人類就是人類,強者為大的社會(相關著名小說如《射鵰英雄傳》之黃藥師為人,顯而易見的現實如當今之美國),如文中所寫:

只不過,在人類的歷史上,還沒有腦袋碰贏過鋼刀的例子,要碰贏鋼刀,唯有更利的鋼刀。一次一次下來,人類的文明,遂得以進步,從石塊到鐵器,從鐵器到火器,乃至今日的火箭大炮核彈,花樣翻新,科學進步,可是原則卻一直存在,沒有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