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mr.yip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之所以為了財富奮鬥終身而不可得,其主要原因在於雖然他們都曾在各種學校中學習多年,卻從未真正學習到關於金錢的知識,其結果就是他們只知道為了錢而拚命工作……卻從不去思索如何讓錢為他們工作……”

——羅伯特?t?清崎

2011年,很多百萬富翁都要快發瘋了。

現在已經臨近金融海嘯的尾聲了,越來越多的人正慢慢從金融海嘯的陰霾中走出,並慢慢地又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慢慢地變得跟以前一樣甚至比以前更富裕。

但是,人們仍然心有餘悸,口袋裡裝的,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怎樣才能夠在眾多市場產品中準確地辨別資產與負債?怎樣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裡保值甚至增值自己的資產?人們依舊一頭霧水。

那是因為許多人都沒有掌握基本的理財知識和技能,沒有了解到資產與負債的含義,更沒有真正了解財富以及其內在規律。

看完《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後,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當今社會一個很普遍的模式的抨擊——“去上學,爭取拿好成績,然後找到安全、穩定的工作,它會供養你一輩子”這是許多家長對孩子們的諄諄告誡。但是,羅伯特?t?清崎卻認為,“在今天的世界,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不同的教育,他們需要知道真實生活中的遊戲規則,各種不同的規則。富人有他的那套教育規則,而富人的規則對於絕大多數窮人和中產階級來說還是個秘密。其他占人口95%的人則有他們的規則,而這些人是從學校學到這些規則的。這就是今天為什麼簡單地對孩子說“‘努力學習,找好工作’是危險的。”“學校教育只專注於學術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和培養,卻忽視了理財技能的培訓。這也解釋了為何眾多精明的銀行家、醫生和會計師們在學校時成績優異,可一輩子還要為財務問題傷神;國家岌岌可危的債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應歸因於那些作出財務政策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們,他們中有些人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但卻很少甚至幾乎沒有接受過財務方面的必要培訓。”

說不上是完全贊同作者羅伯特?t?清崎的觀點,但也著實對他的觀點有著非常強烈的好感。今天我們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的變革,它如同人類從前曾經面臨過的一樣巨大,甚至更大。沒人有可以預測未來的水晶球,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超越我們當前生活的變化就在面前。誰知道未來什麼樣?但無論發生什麼,我們至少有兩個基本選擇:玩得安全,或通過周密準備獲得教育並且喚醒你和你孩子們的經濟潛能而玩的高明。

也許沒有理財的尷尬,沒有財富的頤指氣使,沒有金錢的花花綠綠,沒有財商的理性與力量,沒有經濟的泡沫與實在,沒有金錢的脾氣,沒有理財的規則與打破,亦沒有什麼選擇與行動……

書中提及了一個簡單地運用財務智慧、使用金錢、創造金錢以及保全金錢的例子:

“原先價值10萬美元的房屋現在只值7.5萬。但我沒有去找本地房地產公司買進這些房地產,而是去找破產事務律師辦公室,或者通過法院開始洽談業務。在這些地方,一幢7.5萬美元的房屋有時可以按2萬美元或更低的價格買下。首先,我以現金支票的形式支付給律師XX元定金,這是我向朋友借的,為期90天。利息20o元。當購買程式剛一啟動,我就在報紙上刊登售房廣告,以6萬美元、首期付款為零的條件,賣出這幢價值7.5萬美元的房屋。我的電話鈴很快就響個不停,我對有希望成交的買主—一進行了調查篩選。然後,當房屋在法律上歸我所有後,所有有望成交的買主都被允許去實地察看這幢房屋。交易非常火爆,房子在幾分鐘之內就售出了。我要求得到2500美元的手續費,買主很高興地支付了。這筆錢我用於支付提供了中介服務的公司、償還我的朋友XX美元和額外的200美元利息。在這筆交易中,我的朋友高興、房屋的買主高興、律師高興,而我,當然更高興。我支付2萬美元的成本買入一幢房子,又以6萬美元的價格賣出去,淨賺的4萬美元以買主開出的承兌匯票的形式流入我的資產項目。所有的工作時間累計起來只有5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