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讀後感

一讀起

看到一文,認識到一人,無論其聞名與否,想說起時,總覺得無從下筆。那種置身於茫茫迷霧中的蒼茫感,迫使著我在尋找著一條走出的路徑。當一種框架的思想在逐漸產生之時,便尋思著構成框架的經、緯與血脈該是什麼。於是,史便成為一條清晰經線存在。

二讀法之悟

曾計畫著,按照以往的看書習慣的話,估計在規定的時間內難以讀完,還會剩下一百多頁。沒有想太多,或許就是因著一種喜歡的緣故,便只管看了開來。沒有想到,提前完成閱讀任務。

想起曾經和同事開玩笑地說“要訓練提高閱讀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書。現在想來,或許,是因為專攻的緣故,這一想法有希望成為可能。

在讀此書的過程中,沒有如以前一樣同時讀幾本。而是在看此書很累或沒有感覺之時,看一些別的書,這樣的閱讀體現了主次分明。以一本書為主要內容之時,睡覺前思考與醒來時在被窩裡的閒暇便成為了了消化與思考的時間。把一本教材當作小說來閱讀,雖然這樣的閱讀過程會丟失好多,不過,在以理解為主要記憶方式的我而言,或許,這便是對於知識的一種最好吸收方式。不為著什麼,只為著自己喜歡,只為著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許,這樣的放鬆狀態下的閱讀,因為著專一,而成為一個思考的整體,或許已在大腦中進行了相關的儲存。

三在讀之思

1換一種眼光看

喜歡中國歷史,一直是站在讀故事與背誦的角度去看,作來一種靜默的知識存放在了腦海里。從教育的角度去看時,體會到的是教育與中國各階段社會命運的密切聯繫,特別是在辛亥革命前夕,關於中國教育與革命的關係的實踐,證明了教育對於社會經濟與政治的依賴、影響與制約。

從儒家思想統治中國的歷史,可以看以曾經使中國一度興盛,一度又因為宋朱理學的滅人慾的極端而成為中國的桎梏。於是,以太平天國的代表的便舉著滅孔反儒的旗幟試圖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實現。在事實的不斷證明中,作為封建統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卻又被搬了出來。兩次鴉片戰爭的外來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務運動一度促進了中國的發展。然而,穿著鞋走新路的尷尬終於被新文化運動所替代。

換一種眼光看歷史,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規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種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總是隨著社會的現實需要而存在,其適合與否,總有社會這部不斷前行的機車來選擇或淘汰。

由換一種眼光看歷史,想到如何換一種數學的眼光來看生活,如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許,在以歷史,以生活事件為主幹,以教育,以數學為輔線,各自構建起一個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繫的網,是一種轉換角度轉換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運動為什麼能夠成功?

因為有著位於教育先列的教授們所指導,還有著以北師大為代表的相當數量的愛國青年在影響著,實踐著。

由新文化運動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個性與自由”的啟蒙運動,在那時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愛”為何沒有真正實現?相隔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個性為目的文化啟蒙運動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嗎?

3對康有為,陳獨秀等的認識改變。

在以前所學習過的歷史中,一直把康有為作為變法失敗的逃亡者,而與梁啓超作以比較。把陳獨秀作為右傾投降主義的一員來看。連同那胡適,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層政治色彩而有著一種近乎於不屑的那種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為考學所背誦的歷史與政治知識,想想不免有些可笑,或許,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