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崗位上成長讀後感

其實,要成為一名優秀員工,很簡單,那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積極主動地學習,才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績來。實現這一目標更簡單,那就是用心去做。只有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我們工作和生活才會很愉快,而工作愉快了,就會更有工作動力,從而進入良性循環。一位熱愛工作、積極主動、具有進取心的員工,無論在何種場合,都不會被埋沒,他們就像藏在布袋中的錐子,終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如果我們每天把工作崗位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每天為了應付上級所交代的任務,可想而知,這位員工每天是多么的疲憊,對身心健康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都是一種殘害。一個不喜歡工作的人,能每天快樂嗎?能在工作崗位上找到樂趣嗎?天天坐在那裡數著時間下班的人怎么可能會有進取心和工作的動力呢?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僅體現在心理上,而有些人卻表現在行動上,他們厭惡工作,只要有機會偷懶,有機會取巧,就絕不會放過,這種人連最起碼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更何況做別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崗位工作學會敬業,要對自己的崗位產生感情。我們的年紀都很年輕,正是風華正茂,求知慾是最強的年代。崗位不分貴賤與高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追求成長的員工不是好員工。要向在崗位上成長,就必須對自己崗位的熱愛,只有熱愛自己的本崗位工作,才能盡心盡力全心全意做好,在平凡的崗位上,也會因期待成長的你煥發出不平凡的色彩。

市場競爭的時代,“鐵飯碗”這三個字早已經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發展的潮流,我們的知識需要不斷的積累,我們的視野需要不斷的開闊,我們更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學會不斷的成長,只有在自己崗位上不斷的成長,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捧起屬於自己的“金飯碗”

每個企業都有三種類型的員工,即“人材”、“人才”、“人財”

剛進入企業不久,能適應新環境,熟悉新崗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與目標,快速進入自己的角色,這樣的人叫“人材”。

能夠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具有愛崗奉獻的敬業精神,通過自己的崗位給自己帶來實際利益的同時也為企業爭得了榮譽,這樣的人叫“人才”

能夠在工作之餘,不斷學習,不斷超越,不斷成長,在崗位上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帶領企業不斷創造更高的價值,這樣的人叫“人財”

其實年輕人能體現自己價值的不僅僅是學歷文憑,更重要的是一種敬業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有好多員工身處優境卻不知珍惜,公司、老闆給了員工優越的工作環境,廣闊的發展空間,卻因為個人小小的願望沒有實現,或是受了一點委屈就辭職不乾,堅信自己離開這家公司一定會找到更好的,卻認識不到隨便跳槽、炒魷魚永遠是阻礙自身發展的弱點,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小猴子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最後又丟下芝麻追兔子。結果什麼也沒逮著,空手而歸,千萬不能做一事無成的猴子。我們從選擇這項工作、這家公司時就要將公司的事業視為自己的事業,將公司作為自己的公司來努力奮鬥。在未得到賞識之前,我們可能都有一種懷才不遇的心情,可這種心情一旦膨脹就會影響工作積極性。我們應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相信只要我付出了,即使受了一點委屈終有一天企業會明白您的付出是公司的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