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讀後感例文

讀了《我的教育理想》一書,細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是我對未來的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育的偉大使命是使人們從無知走向成熟。作者書中用精闢的語言勾畫了二十一世紀教育理想的燦爛和輝煌,使人們對未來的教育充滿信心。

文章中作者從我心中的理想學校開始,用遠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尋未來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種理想的事業,它是指向未來的。教育藉助於理想才能使人類對教育的至高無上的追求變為現實,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躍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充分把握處於未來社會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來教育發展的特點,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發展,才能使中國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教育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教育。

通讀全書,我們認為它有如下幾個明顯特點:

第一,教育理想與教育現實相結合。作者認為理想是對現實的超越與提升,理想不能脫離現實,要使理想最終變為現實,就要洞察現實、把握現實。《理想》一書的指導思想,是作者在通過對中國現階段教育現狀的剖析和對中國教育現實深入考察後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觀,為中國的教育發展探尋一條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譬如:作者對心目中的理想學校、理想教師、理想校長、理想學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過共性與個性交融、優點與缺弊共存的教育現實,來揭示現代化教育過程中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應具有的基本規範、精神或素質,從而將作者的學校觀、教師觀、學生觀、父母觀展現在讀者面前。這種切近實際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現實中存在的種種流弊與矛盾,又能使人從中找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讀後使人油然產生一種強烈的使命感。

第二,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實踐性與科學性、整體性與開放性的統一。再次又切入對中國德育改革與創新的關注,提出了中國道德教育目標、內容、方法、體制等創新的具有較強實踐價值的具體構想。

第三,巨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作者是一位學者,同時又是一位管理者,教育理論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員的雙重身份使得作者具有較強的把握巨觀政策和實際操作的能力。作者以全新的視野對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作出了深入、透徹、理性的研究。《理想》一書的中篇即是作者對教育政策的理性探究。比如:在關於中國教育發展的若干政策分析論題中,作者深入剖析、論證了有關教育政策的許多重大問題:分類指導、公平與效率等,角度獨到,見解充分。觀點中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一位管理者對教育發展所注入的滿腔熱情與殷切期望,體現了一位學者深厚的教育理論修養;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結合蘇州可持續發展的成功經驗,深入闡釋了“科教興市”的意義,並對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採取的對策作了較深入、全面的探討。

作者不僅對巨觀性的問題分析的具體、獨到,還在大量微觀分析的基礎上,概括、提升至巨觀層面,進行政策性或決策性考察。比如,作者在提出了自己的教師觀之後,又從政策高度提出了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操作性實施構想,這樣,前後貫通、相互照應,體現了巨觀研究與微觀分析這一鮮明特點。

第四,教育熱情與教育沉思相結合。此外,《理想》一書的文風也清新自然,不落俗套。作為以史見長的學者,作者不追求目前學術界較為流行的思辯、玄論之風,文筆自然樸實,既無玄而又玄的自我陶醉式的所謂闡釋、推究,又無艱澀難懂、半生不熟的古文式語句,更無洋腔洋調,讀來令人平白生趣,津津有味。讀者可以比較輕鬆地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其基本思想和觀點。而這一點,確實是學術理論界應大力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