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的觀後感

復興之路,顧名思義,就是從衰落到再次興盛的過程中所探索走過的道路。而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著苦澀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濃艷的鮮血。

這段時期,不僅是中國的近代史、血淚史和屈辱史,更是我們付出了太多代價之後換來的沉痛的教育史;它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使我們認清了身上的擔子之重大,付予了我們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

18世紀後期,英國的工業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和法國的大革命使西方一些國家相繼進入工業化和現代化。此時,國人還沉醉在康乾盛世的迷夢中,落後的制度與經濟,毫無底氣的浮誇和自大,使舊中國危機四伏。鴉片戰爭伊始,中國——這個得了太多富貴病的雄獅被深深刺痛了。自此,它身上燃起了太多的戰火,遭受了太多的屈辱:小到一個家庭的衰敗,親人被蹂躪和戕害;大到國家的道歉、賠款、割地。短短几十年,簽定的各種不平條約就有百條之多。

在這一時期,很多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重振國威,或上書或改革或革命,都在華夏民族的復興道路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編纂《海國圖志》的魏源帶著理性救國的態度,喊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並寫出了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對國家前途的思考;洋務運動風生水起,期間中國自主修建了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以軍事工業為主的近代企業出現了;孫中山請願於朝廷,俾倡於新政的主張,以及康有為、梁啓超聯合千餘名舉人共同發起了“公車上書”,提出變法主張,更是表現了知識分子為了國家存亡所做的貢獻,“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氣壯山河的詩句,至今仍激勵著無數熱血志士投身於祖國現代化的建設中去;20世紀的中國,起義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廣州起義、武昌起義等的爆發,使大清王朝最終土崩瓦解。牐

然而這一切都未能徹底挽救中國。隨著十月革命炮聲的響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中華兒女在國家危亡之際,在民族救亡的艱難探索之中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與發展,國人最終尋得了一條謀求發展的正確道路。

中國在之後復興道路上雖又經歷了種種艱難的探索和各種磨難,但最終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了改革開放的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使國門逐漸向世界打開,同時國人的心胸與眼界也逐漸開闊,從此中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無論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青藏鐵路的通車,還是載人航天飛船與現在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成功發射等等,無不是我們在這條復興之路的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無不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以及奮發向上的決心與信心。華夏民族也由此達到了“自唐漢以來所未有也”的盛世。牐

生於盛世是我們這代人的福氣,在這個時代墮落,則是我們這代人的大不幸,無論清醒與否。

國人似乎都有個劣根性,就是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五千年的滄桑,同時又有著五千年的健忘與空白。站在歷史的高度逆流遙望時間的長河,一陣感慨與喟嘆之後,一切又會復原常規:許多同學仍為自己擁有些許洋貨而驕傲自豪,仍對外國的圓月嚮往不已,仍會在遭受一次又一次不經意間襲來的空虛寂寞彷徨之感後,繼續沉淪,不可自持。而非在這個社會轉型期,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候,能夠奮起直追,努力上進,承擔時代所付予我們的重責。一個人,只有在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之後,才有可能做出卓越的成就;只有具有了責任心,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