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教學大獎賽獲獎感言

在從初賽到複賽的過程中,有時候我覺得所設計的教案課件真的已經夠精彩了,自我感覺很好了,可是在實際實踐課堂中又總會事與願違,怎樣才能更上一層樓呢?那一段時間,我吃飯在想,走路在想,甚至睡覺做夢都在想……剛帶著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路進入夢鄉,又在反反覆覆磨課卻最終失敗的噩夢裡驚醒,剛調整好情緒準備合眼,又在家中幼兒的啼哭聲中起身……就是在這種反覆的琢磨與修改中,我發現追求沒有止境,課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向更加成熟。

比賽的前一天晚上,我幾乎一夜無眠,想了很多,家裡的媽媽和愛人給了我最大程度的鼓勵和支持。愛人給我買來了玫紅色的羊絨大衣,戲稱是昂貴的比賽服。第二天不到6點我就起床了,讓媽媽和愛人包括兒子在內做我的學生,再最後進行演練。因為準備充分,時間安排合理,學生配合到位,周五的比賽課上我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在課後說課結束後,我聆聽了幾位評審高屋建瓴的賽後點評覺得受益匪淺。專家評審評價說,能把文言文上得像文言文的教師並不多,你卻做到了。這堂課你沒有生硬地就內容分析內容、沒有把閱讀教學上成思想品德課、沒有不加選擇過多的引進資料、沒有為拓展而拓展,沒有過分地旁徵博引。有一位專家說,其實教授語文應該秉承“我們絕不創新,但絕對原創”的原則,我對此是這樣理解的,“絕不創新”是指內容不能超綱越位,要源於教材;“絕對原創”是指構思不能從眾流俗,要高於教材。

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篇資料的蒐集,多少遍嘗試與修改,多少個字詞的斟酌,多少次默默地複述,這些都印證了我一步步走向成熟。回顧這次比賽的經歷,第一感覺是比較累,花時間、花精力,整個過程確實是一種煎熬;但賽完後,又有如涅磐新生的感覺,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又更加深刻了。青年教師賽課確實為年輕人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很好契機。

感觸三:一個優秀的選手後面必有一個優秀的團隊,個人的榮辱與學校的命運緊密相連。

牛頓曾經說過:我之所以站得比人高,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一名優秀的選手後面,必然站立著一個強大的教研團隊。這次我的成功也是一樣,沒有校領導的重視,就沒有這樣的結果。這真的要歸功於我成長的協和高中這個大舞台,語文組這個和諧上進的小環境:張校長、鄭校長的親自關心與熱心指導讓我備受鼓舞,

語文組內各位老師充滿智慧的建議讓我的教學設計更加完美,尤其由衷感謝沈宗威老師、閉艷青老師、朱明玥老師的熱情幫助!還有教導處楊曉萍老師、朱順波老師,行政辦的陳鐵鋼主任,年級組馬金衛等領導的大力支持讓我輕裝上陣,德育處李靜主任在比賽完後第一時間送上的真心祝福……藉此機會,真誠地對大家說聲:謝謝!

其實,在這樣的大型競賽中,比賽不僅僅是屬於個人的,它屬於我們所處的教研組,屬於我們所處的學校。個人成敗事小,集體榮譽事大。如果說這次比賽是一場情景劇,那么xx雙語高中就是幕後的成功導演,我僅僅只是舞台上的演員。

感觸四:以更高遠的視野面向未來,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取決於視野的高度和踐行的堅持。

這幾天我在網上還觀摩了十多名參賽老師精彩的課堂演繹,深深地感到,教學是門藝術,永遠沒有明確的答案、永恆的標準;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句號,只有逗號。正如古人所云:“天在山邊,走近山邊,天又遠;月浮水面,撥開水面,月還深。” 要想得到更大的發展,以謙虛的態度博採眾長,以更高遠的視野放眼未來,不論是在理念還是踐行中都要讓自己具有先行者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