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愛情面面觀——《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二、弗比斯的愛情觀

弗比斯是皇家衛隊隊長,長得又一表人才,英俊瀟灑,整天周鏇在上流社會之間,是富家小姐理想的白馬王子。聰明的弗比斯非常善於利用他的有效資源,他選擇了擁有豐富嫁妝的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同時又去追逐愛斯美拉達的美色。從他的身上,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了當今社會的那些聰明的男人的身影,他們長袖善舞,“家裡紅旗不倒,家外彩旗飄飄。”

弗比斯的可惡之處在於他只愛戀愛斯美拉達的美色,卻絲毫也不愛惜愛斯美拉達的生命。愛斯美拉達是以謀殺弗比斯的罪名被判處死刑的,可是弗比斯在接受治療中從醫院逃出來後,為了不使自己的醜行暴露,竟然不去指證真正的兇手,以解救愛斯美拉達的生命。生活中這樣的偽君子並不在少數,雖然他們平時很善於談情說愛,海誓山盟,甜言蜜語,天花亂墜,但一到關鍵時刻,愛情對他們來說便立刻變得一分不值,因為在這些人的心裡,從來就沒有懂得過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三、克洛德的愛情觀

如果說弗比斯是我們在生活中應該警惕的愛情偽君子,那么克洛德則是我們生活中應該警惕的愛情惡魔。三十六歲的克洛德是巴黎教會的副主教,他從小在教會學校里接受教會教育,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爬上了位高權重的位置。但是單調刻板不人道的教會戒律並沒有能消除他內心的本能欲望,反而使這種本能欲望在極度的壓抑下變得更加激烈和瘋狂。當他對愛斯美拉達的愛情衝決了宗教對他的長期壓抑後,他的欲望本能便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變得無法控制和收拾。

我們無法否認克洛德對愛斯美拉達的愛是真心誠意的,是熱烈的,無可替代的,他甚至願意為了愛斯美拉達的愛情,放棄他所有的一切,連同他信奉了幾十年的上帝。但是他的愛情也是極端自私的,他的愛情觀就是:“如果我不能擁有,我就要讓她毀滅!”所以他先指使他的養子卡西莫多在深夜裡去搶愛斯美拉達,失敗後,又刺殺情敵弗比斯,並嫁禍於愛斯美拉達。當愛斯美拉達被卡西莫多搶救到巴黎聖母院內合法避難的時候,他再利用權勢和陰謀讓愛斯美拉達失去了巴黎聖母院對她的庇護,然後在一片追殺聲中,用死亡作威脅,逼迫愛斯美拉達接受他的所謂的愛情。

生活中無數因

愛成恨,因愛成仇而產生的人間悲劇,基本上都因為有克洛德這種極端自私,只顧滿足自己的情慾,絲毫不考慮對方意願的根本不懂愛情的人物存在。所以每當我看到那些竭力鼓吹“愛是沒有錯”的愛情宣言時,就忍不住腹誹不止。因為個人覺得,無視被愛人意願的,單方強加給對方的愛,不但是極端錯誤的,有時甚至是罪惡的。

四、格蘭古瓦的愛情觀

格蘭古瓦是一個潦倒的詩人,就像在今天的社會,詩人無法靠寫詩來養活自己一樣,在兩百年前的巴黎,詩人也無法靠寫詩來養活自己,所以他不得不到流浪者人群聚集的乞丐王國里去求生存。遺憾的是一個詩人連當乞丐的技能測驗也沒有能夠通過,結果被當成沒有資格當乞丐的人而送上絞刑架。看到這裡我忍不住想起了中國的一句古話:“百無一用是書生!”看來法國人和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是基本上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