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學勇氣》有感

孩子們是天使---我說這句話,是因為我發現自己需要重新好好認識孩子這個概念。一年級的學生幾乎還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調皮、貪玩、打鬧等等,其實這些不正是他們的天性嗎?我們難道要一直愚蠢地為這樣可愛而美好的天性而懊惱不已嗎?問題在於溝通協調的技巧和自己的心態。“一般地說,小孩子了解老師的心,比老師了解孩子的心還要透澈。這是不足為怪的,因為,一個自由自在的孩子既能用他的機智保衛他的生存,他當然要把他所有的機智用來擺脫暴君的鎖鏈,奪回他天賦的自由;反之,老師是不會去窺探孩子的心的,因為他沒有任何切身的利益促使他這樣做,所以他有時候覺得讓他偷懶或瞎鬧一陣反而對自己有好處。”這是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的觀點。要真正了解一個孩子的心理是需要非常多的知識和經驗的,但孩子的一些普通天性卻是可以好好去認識並把握的。他們貪玩,不聽話,些許的逆反,我們也許應該考慮給他們更多自由的空間;他們天真極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施展的空間;他們需要被讚美,失落時需要更多的呵護;另外,我現在想,我們應該像尊重大人一樣尊重他們,這其中就包括多去傾聽。

孩子們是這個世界的天使。有多少人長大後懷念孩子時的純真簡單啊!作為教師,讓自己努力去做他們的朋友吧。“不可使還不喜歡讀書學習的學生對讀書發生厭惡的心情,不可使他嘗到讀書的苦味,以免他過了青年時期還覺得讀書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

要讓孩子們做真正的天使。笑著的天使,即使他們在哭在鬧,那也是哭著鬧著的天使。

愛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