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讀後感600字

正可謂: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老人與海》讀後感

“一艘船越過世界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這是作者海明威對《老人與海》這部作品主題最核心的詮釋。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就是教會了我只有勇敢堅強地面對一切危難,才會成為真正的贏家。

《老人與海》描寫了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平凡的老人,一條普通的馬林魚,在茫茫大海上發生了看似平凡其實並不平凡的經歷。連續84天老人都沒有捕到魚,在別人眼中他就是一個失敗者,但他就是有勇氣在第八十五天又獨自一人駛向大海深處繼續去捕魚。老漁夫跟著這條大馬林魚漂流了三天三夜,在這三天三夜中他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艱難考驗,最終刺死了大魚,這條魚比他的小船還長兩英尺,這是老人從沒聽過也從沒見過的。但馬林魚的血卻誘來了鯊魚,老人又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最終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是一副光禿禿的骨架,空手“凱鏇”。

老人說,“人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是呀,只要是人就都會有弱點。但只要一個人能勇敢地承認弱點並努力休整它、克服它、戰勝它,我認為,無論最後的結果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僅僅只是一副空骨架,都已經不再重要,因為老漁夫的生命價值已在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可能有人會覺得他是個失敗者,鯊魚才是勝利者,但是,我認為只要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即使最後的結果並沒有像最初預想的那么完美,難道就不是勝利者嗎?我欣賞音樂大師貝多芬說過的一句話,“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打敗”。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這條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曲折,但只要我們始終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我們都將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四大名著讀後感

《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 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

《紅樓夢》一書在時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

他們有七情六慾,但往往跟情感背道而馳。如果說古典情感時代個人情愛的悲劇來自家族和社會,幾無可調,但畢竟是在前進著。作品力所能及地完成了時代賦予的使命,為古典情感史劃下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句號。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義。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