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邊城》有感

オノ鬧械拇浯漵胭興駝舛隕釕畎著對方的年輕人沒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壯語,沒有離經叛道的駭世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裙帶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有的只是對愛情的那分執著“遵從古禮”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蘊著東方的傳統的美德。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二人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高潔。一切顯得那么自然,而在這自然之中顯示了“人性”在這塊尚不開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

作品中的老船夫是美麗的。他善良、勤勞、樸實、憨厚、忠於職守、克盡本分。 “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大,但天不許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生活雖然清貧,但卻從不貪心;樂善好施,卻從不索取,“凡事求個心安理得”。終生為別人服務,卻不圖別人的一絲報答。在船上還準備為過路人方便用的東西。對於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他更是痛愛有加,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們。十七年前,當他的獨生女背著自己與駐防的一名綠營兵戀愛,有了小孩子後,他“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為並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後來,士兵死,女兒為之殉情,他又毫不猶豫地負起了撫養外孫女的責任。隨著歲月的流逝,轉眼間,外孫女已出落成了一個如她母親一樣美麗的少女。從此,在老船夫的心裡又多了一層心事:為翠翠找一個如意郎君。為此他不辭辛苦,竭盡全力周鏇於翠翠、天保、儺送、船總順順和楊馬兵之間。雖然無意中為孫女的婚事設定了一些障礙,導致了一系列的誤會,儺送與翠翠的愛情悲劇不能說沒有他的原因,但卻更真實的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老人對孩子的無盡的愛。當他感到孫女的婚事無望的時候,他帶著萬般的無奈和無限的愧疚悄悄地離開了人世。這樣的老人難道不可親可敬嗎?在他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純樸的人性之美。

此外,《邊城》中的船總順順,他“大方灑脫”“歡喜交朋結友,慷慨又能濟人之急”。對“因船隻失事破產的船家,過路退伍兵士、遊學文人墨客”,“凡到了這個地方聞名求助的,莫不盡力幫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狹隘,少了商人聚斂錢財的貪婪與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陰險奸詐;多了一副鄉里人的寬闊豪爽的胸懷,多了一顆仗義疏財的仁義之心, 多了一種鄉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這種美德影響著鄉鄰,從而在這塊不顯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裡想都不曾想到的淳樸民風。面對著風雨中喪親失業、無依無靠的翠翠,他盡釋前嫌,忙前忙後。就連城中楊馬兵也趕來幫忙,並重新擔負起了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雛——翠翠。這就是湘西的風土人情,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也可謂是一方有難,多方支援,這份濃濃的人情、這份厚厚的美德不正是我們所需要我們所呼喚的嗎?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沈先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直著追求。

沈從文先生曾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還說好的作品除了使人獲得“真美感覺之外,還有一種引人‘向善’的力量”。的確,《邊城》中的綠山清水,邊民的淳樸風情,爺孫的相疼相愛……確實讓我為之動情,讓我感到“向善”的力量。我們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不也在告訴學生什麼是美,什麼是善的嗎?告訴學生怎樣做才是美、才是善的嗎?記得在學習《邊城》節選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文中人與人之間這份真摯的感情,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他們身邊的真情,並且也能為他人獻出自己的一份真情。課上,當讓學生找出文中體現的人性美表現在哪些方面後。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現在人與人之間還有真摯的感情嗎?請說出理由。有的說:現在的人就認識錢,什麼親情友情都不顧,那些搞傳銷的騙的都是親人。有的說:現在有的家長就顧自己,不管孩子,要管就是打……沒想到,說反面例子的還不少。這讓我看到了現在家長身上存在的一些現象和學生的感受。我又說:這種現象是存在,但我們肯定感受過父母、老師、同學對我們的那分真摯的感情,誰又能給大家講一講呢?稍停片刻後,學生的發言中說到了自己發燒時,同宿舍的舍友如何精心的照顧自己,說到了老師如何耐心細緻的為自己講題,說到了第一次住宿回家後,媽媽帶著眼淚開玩笑說:“我的兒子又胖了”……一名同學在說到媽媽不計較原來奶奶對她的態度,在奶奶年齡大且生病時依然長時間精心照顧奶奶時,讓我們感受到的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胸懷。她邊說邊動情的哭了,我們不約而同的為她鼓起了掌。我想:這才是我們所真正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