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500字

紅樓夢這本名著有很多章節很多地方都是值得人們閱讀與回味的,但是現在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人,比如像我們這樣的學生大部分對這些名著都是沒有過很好的閱讀的,可以說我們對大部分這種文言文似的語言都不能理解自然也就不喜歡看,可是有一些章節確實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老幼皆知,即使沒看過紅樓夢的人肯定也一樣耳聞過這些名字,比如我今天看到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文中“正要發籤時,只見案邊立的一個門子使眼色兒--不令他發籤之意。雨村心下甚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時退堂,至密室,侍從皆退去,只留門子服侍……”賈雨村一聽這案子,就知道頭尾。

正要辦案,看到有人使眼色,便覺疑怪,先退堂再說。這裡可看出他辦事開始老練了。為官須有“護官符”,官官相護,才“作得長遠”,連門子都知道,這遍是當時的社會作風,想想現在難道不是一樣?英蓮是甄老爺家的小姐,甄老爺便是賈雨村的大恩人,可是賈雨村經過官場上的同化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了,即使是對自己有恩的人他也毫不在意,胡亂判案,冤枉好人,草菅人命。

作者用一回的篇幅詳細寫雨村胡亂辦案,便把賈雨村之流的為人寫明白了,同時又讓我們思考,作者所著紅樓夢雖是虛假不存在的但反映的難道不是當時社會風氣?當時尚是如此,如今時代變遷,社會改革,人的本性改變了嗎,有誰能保證現今社會上就沒有一點諸如此類傷風敗俗的現象發生嗎?我覺得紅樓夢這一回值得人們去用心思考。

讀紅樓夢有感500字(二)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讀過紅樓夢,最讓人憐憫的或是林黛玉——這“閬苑仙葩”了。說她貌美擬七仙,文采比易安。唯獨自幼體弱,累弱多病,卻更讓人疼惜。黛玉是如水的女子,她的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沁芳閘葬花吟詩,發出“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悲嘆;大觀園喜散不喜聚,獨身一人也不覺寂寞;她淡泊名利,從不勸誡寶玉考取功名……種種這般,她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

欣賞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藕香榭魁奪菊花詩,稻香村傳語《桃花行》,無論是“青燈照壁入初睡”的詩情,“殘漏聲催秋雨急”的畫意;還是試看春殘花漸落”的哀婉,“一聲杜宇春歸盡”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氣質。

可惜的是正因為她的清高使得大觀園上上下下數百人沒有一個是她的知音,除了寶玉。可又是因為她的多愁善感,患得患失,那寶玉也總讓她傷心流淚。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我喜歡黛玉,因為她和別人不一樣,她有著絕塵而純粹的美,而且她不堪於屈服命運,她渴望改變命運,她以少女般懵懂的心,叛逆著,孤傲著,讓人們不得不仰視她,崇敬她,或許這並不是她的本意;又或許,這只是她想偽裝自己,不想再受到傷害。